首先我們來看一則舊聞。2000年1月20日的《華聲報》上有這樣一篇報道:
藝術院校畢業生堅持“混在北京”
目前各地藝術院校和文藝團體亟需編劇、導演、作曲、指揮及各種器樂演奏等專業人才。在日前舉辦的“2000藝術院校應屆畢業生供需洽談會”上,各地文藝單位都表現出求賢若渴的願望並許諾優厚條件,不少地方招聘單位當場許諾對新招聘的合格人才一去就有80平方米的住房及3000元以上的工資。而京城用人單位卻一再警告應聘者需要作好自己解決住房的思想準備。但大多數藝術院校畢業生仍然把留在京城作為事業發展的首選。
中央音樂學院一位畢業生説,目前藝術人才集中大都市的結構使他幾乎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唯有留在北京才是事業發展的最佳方案。儘管可能在住房方面不如外地那麼容易解決,但因為機會多,收入也就不會少,租房很容易。外地用人單位觀念相對落後,用住房來吸引畢業生的做法很難有實際作用
對於廣大藝術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而言,這十年的前後對比,真可謂 “冰火兩重天”的差距。“當時找工作,壓力也很大,主要是權衡和選擇佔了不少心思,進高校以及文化事業單位沒有現在這樣難,用人單位提供住房的現象並不少見。最關注的還是就業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和自身的能力是否有足夠的展現空間。”一位早年國內知名藝術院校的畢業生如是説。
近十年來,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的焦點和難點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焦點也在不斷變化。由先前的本專科學歷差別問題、區域人才流向矛盾問題、事業單位與私人公司的冷熱問題,變成了現在的基本就業問題。而最近幾年,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變得尤為凸出,幾乎成為了每年8、9月間首當其衝的對象。與藝考的連年火爆相比,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率卻呈現下滑趨勢,而其中,美術類專業的畢業生又佔有絕對分量的比重。據山東某高校招辦稱“美術專業從4年前開始,已成為我校就業率最低的三個專業之一。”眾多美術院校畢業生為就業苦不堪言,給自我人身道路帶來憂患的同時,也給社會同時帶來了不小的考驗與壓力。
要想短時間內探究美術類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所涉及到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可以説既有社會因素,也有專業自身的因素,既是一種必然結果,同時也帶有不少偶然性因素。
首先,高校教育改革中出現的過程性問題,直接導致了美術類專業學生的嚴重飽和。一方面,十年前開始的高校改革,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的同時,上大學也成為了一種投資,大學的“教育成本”,學生要自己“埋單”的比重大幅增加,高校的規模發展與學生數量間形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紐帶。美術專業與其他藝術類專業的學費,至少高出普通文、理類專業兩倍至少,最多的要高出三倍,在“財力”的制衡與影響下,不少專業藝術院校和綜合大學內的藝術系科得以大規模擴建,更有不少大學處於完善學科建制的目的,增設藝術專業。
另一方面,藝術院校獨特的招考方式與“高考指揮棒”的畸形結合,上大學越發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唯一選擇。不少中學盲目追求升學率,利用藝術院校獨特的招考方式和較低的文化課分數線,引導學習後進的學生加入藝考大軍中。加上高校擴招政策的帶動,藝術院校普遍降低入學門檻和要求,幾年下來,這種“高升學率”促成了龐大的在校生數量。相對於音樂、表演類專業對考生先天條件的要求而言,學習美術投入成本較少,容易“速成”,因此也就造就了美術類畢業生在藝術類畢業生中佔有絕大多數的比重。
其次,長期以來,社會對美術及其他藝術類專業的就業前景存在片面認識。10年前,伴隨經濟和教育的發展,藝術畢業生是社會緊缺的人才。不少重點藝術院校本科畢業生,進入重點本科任教和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事例大量存在,高薪和提供住房等待遇,在當時其他行業本科畢業生看來,已是望塵莫及的。然而,這也僅僅是特定時期內出現的特殊現象。隨著新世紀的高速發展,這一人才空缺很快“補齊”。而之後,在藝術類擴招和“火爆”報考的形勢下,讓更多的學生選擇藝考,成為高校、考生、家長、培訓機構等都樂意接受的現實,從而出現了不少相關利益的連結。在這種情形下,“高薪”、“高待遇”成為了不少高校招生的宣傳手段,也成了考生和家長“一相情願”的希望。它掩蓋了中國藝術人才的真實需求現狀,促成了美術類及其他藝術類專業人數的粗放式增長。
第三,高校藝術教育方式與畢業生品質不適應社會的需要。一方面,重點藝術院校擴招,將原先的精英教育體系降格為大眾教育體系,而教育方式卻依然還在沿襲精英教育的模式,讓大量學生盲目地追求成為藝術家的目標,對成為“普通美術工作者”這個現實主觀排斥。不少高校的藝術專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擴大錄取人數和增加規模的同時,教學品質和水準得不到保證,造成了對學生求學的不負責任,也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藝術類畢業生的水準,存在參差不齊的面貌,重點藝術院校生源普遍較好,專業內的素養和能力較有優勢,但專業外的知識和能力缺失嚴重,直接造成了對社會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認知,社會經驗積累不足,畢業生進入社會後能力過於單一,綜合素質不高,在社會類考試和就業中不佔優勢。不少對藝術缺乏熱愛和興趣的學生盲目進入藝術專業,往往形成厭學心理,給人格的成長帶來缺憾,加深了社會對於藝術生能力的誤解。
最後,當下社會經濟形勢和就業環境對美術畢業生的就業心態産生影響。當前,美術設計及藝術類的就業機會,從量上講並不少,但從就業流向和領域上看,仍然過於集中。畢業生偏向於在北京、上海、廣州等東部大中經濟發達城市擇業的趨勢,仍是主流。美術類畢業生中,設計專業的學生佔絕大多數,各類設計公司是他們的首選,而近年設計行業的特點和大量畢業生的涌入,導致設計公司之間、設計人才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設計公司幾乎成了“高強度、底薪水”的代名詞,設計人才本身也呈現出金字塔式的現象,高級設計人才稀缺,“高薪難求”與“低薪爆棚”現象同時存在。對較多的設計公司來説,“動手能力”比“動腦能力”更重要,處於成本和定位的不同,大量藝術設計的專科生、高職生更具有優勢。而不少科班出身的重點藝術院校的美術人才,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相比較教師、醫生、律師等職業,設計公司的經濟屬性,決定了美術類畢業生工作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不少美術畢業生工作一段時間後,“重操舊業”辦藝考培訓的人比比皆是。這一切加重了美術類畢業生的就業信心變得非常被動和脆弱。
美術類及其他藝術類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並非剛剛出現的新問題。早在藝考過熱現象出現時,不少教育專家就對藝術人才將來過剩的問題産生過憂慮。而“高溫不退”的藝考熱使得這一矛盾在近幾年內迅速激化,這個在中國教育史上獨特的“多米諾骨牌”現象已逐漸被社會重新認識,從2008年開始,不少重點藝術院校收縮招生人數,提高試題難度和門檻,全國多數藝考重點省區,採用“省聯考”制度,更多的考生和家長,面對不容樂觀的就業前景,有了更為理性的選擇。繼“藝考熱”在2008年首次出現小幅度降溫後,2009年藝術院校的報考人數出現大幅度下降的趨勢。這給藝術人才的合理培養帶來了良好的前景。但不容忽視的是,全國範圍內,現有藝術類在校生的數量十分龐大,每年新步入社會的藝術類畢業生仍會加劇已有的就業矛盾。而金融危機下的經濟狀態和就業環境使現有矛盾變得更加糟糕。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在短時期內可能難以解決。
藝術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涉及到許多方面,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許多矛盾和問題馬上得到妥善解決是不現實的。對於那些剛剛工作和仍然在校學習的藝術類大學生而言,面對現實,把握自我是最為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