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馮驥才:文化的事,要按文化規律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9 16:45:41 |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一些地方要拆歷史街區時,往往不聽專家意見,只讓專家去論證拆的“正確性”。

  核心觀點

  文化的事,必須以文化的規律來辦,而不能用商業規律來做文化的事。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推給市場,把所有的思想精華都變成商品。只有按照事物的規律做事,才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化事業才能持續

  兩會期間,我提出了一個觀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人文知識分子處於相對弱勢,這不利於整個國家軟實力的提高。這也引起了文化界一些政協委員的思考和討論。

  如果回顧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在關於“兩個凡是”的討論中,在推動思想解放、推進改革開放的層面上,人文知識分子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力量,給那個時代一個很大的推動力。那個時候,知識分子了解生活,能摸到生活的脈搏;和那個時代共同思考,也能摸到時代的脈搏,並能夠用他們的思想、勇氣與開拓的精神,激發人民對一些僵化思想的思辨,從而推動社會進步。他們走在了社會的前沿,無論是文藝界還是理論界,都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和成果。

  現如今,市場經濟的巨大活力,雖然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一定程度上也讓人們忽略了精神的價值與滋養,忽略了文化的傳承。於是,類似“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觀念,開始流行開來。誠然,文化的繁榮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這樣的觀念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的主體性,使之處於從屬地位。似乎經濟是“唱戲”的唯一目的,文化只是一件工具。

  與之對應的,人文知識分子的聲音慢慢變弱了。僅舉一個例子,如果人文知識分子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發出更響亮的聲音,那麼我們在過去30年的建設裏,也就不會越來越“千城一面”了。我們的祖先用了至少一千年的時間,創造了數百個繽紛多樣的個性化城市,現在卻變得走到哪都似曾相識,城市面貌嚴重趨同,這是一個巨大的文化損失。我想,如果人文知識分子也能像經濟界的一些專家,能對我們的地方領導、決策層擁有同樣的影響力,我們的文化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過分地商業化、平面化了。

  當然,要改變這樣的局面,一時看來還比較困難。這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比如,現在民間有一種説法,很多城市主管文化的市長,在領導班子裏並不是一個重要的位置。再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部門要拆一片歷史街區的時候,往往不聽專家的意見,而只是讓專家去論證他們拆歷史街區的“正確性”。這其實是以工具性的態度對待人文知識分子。而人文知識分子,首要的應該是發揮他們在思想和專業上的智慧和判斷,而不是附庸了事。

  文化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人文知識分子既是精神力量的代表,也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力量。我們只有把文化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人文知識分子才能發揮他們的作用。文化的事,必須按文化規律來辦,不能用商業規律來做文化的事。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推給市場,任由市場選擇,把所有的思想精華都變成商品。只有按照事物的規律做事,它才是科學的,才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化事業才能持續。

  此外,我們的文化人也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平時注意走出書齋,去看一看,瞧一瞧。文化人必須要到第一線,必須與你要做的工作對象融為一體,才能提出更有合理性和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人文知識分子才能在這個社會轉型的大時代裏,發揮更大的作用,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馮驥才義賣畫作拯救民間遺産 籌資200多萬元
· 藝術家雲集校園中的“藝術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