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
沈其斌
金偉東
博雅珊
瑪麗亞
王志倫
他們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當代藝術見證者
吳冠中:我的作品真正的評判者是人民
牛年新春,上海美術館以全館的空間,聯手中國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香港藝術館和江蘇省美術館舉辦了一個特別的個展,那就是《我負丹青——吳冠中捐贈作品展》,共展出吳冠中捐贈給這5家海內外公立美術館的重要作品160件,涵蓋了藝術家1950年代至今的各個重要創作階段。吳冠中在展覽開幕式上作了即興發言,他説:“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是前人的腳印,今天走向哪,需要探索、創新。我耕耘一輩子,追求一世,現在展示成果,奉獻人民,供人民評判,真正的評判者是人民。”
沈其斌:我們很幸運
原本立志成為著名藝術家,卻在短短6年時間裏創建了3個非營利性藝術平臺——南京聖劃藝術空間、上海多倫美術館和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他就是上海證大集團文化藝術公司董事長、證大現代藝術館館長沈其斌。如今,他將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以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為核心的文化藝術事業上。他説,他的人生理想就是藝術與教育,現在他已經找到了而且已經苦心經營和奮鬥了6年。
金偉東:談M50的N個關鍵時段
第一次採訪園區總經理金偉東,記得還是在2007年初,當時中國當代藝術已經在全球拍賣市場創出天價,國內相關的藝術園區如北京798、宋莊等,紛紛爆出“大機構搶灘”、“租金漲價”等新聞,而他卻在採訪中為“M50租金上漲逼走藝術家”的有關報道消毒。如今,隨著2008年秋拍當代藝術大幅受挫,各地藝術園區又紛紛傳來市面蕭條、大型畫廊關門撤離的消息,記者再次採訪金偉東,他卻對M50的未來表示了毫無矯飾的鎮定和自信。
博雅珊:中國當代藝術如此新鮮
來自紐約、工作于法國的博雅珊,隨丈夫移居中國上海,同時也開始了她的第二個事業——在中國發掘和推動中國當代藝術。在位於上海舊法租界的一幢老式建築裏她創建了她在上海的第3個藝術空間。她説,來到中國她才知道,中國的當代藝術是多麼新鮮、多麼不同於她在西方所看到的中國藝術。
瑪麗亞: 為中國當代藝術走向世界牽線搭橋
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SICA)與西班牙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博物館(IVAM)已經延續3年的對等交流展覽,也許是上海當代藝術走向世界的典型案例,記者有幸親身參與了2007年與2008年上海藝術家兩次赴IVAM的展覽,了解到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有點神秘的女士——SICA的海外理事瑪麗亞。
王志倫:古董市場在中國
20多年前東渡日本留學的王志倫出生於上海,自幼酷愛金石書畫,從陳巨來先生治金石及印學;從胡問遂先生習書法,從唐雲先生攻國畫及美術理論。多年來,他浸于治印及印章、書畫文房品的收藏。他已收藏各類印石、印章千余方。他説:“我為自己是一位中國人深感自豪,我的藝術天地只會在中國。落葉總是要歸根的。這一點如同我的收藏一樣,多年的藏品最終也是要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