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問道人生,捕捉那心理與精神的往復變化(8)

時間:2016-04-27 19:36:22 | 來源:《我的藝術生活》徐冬冬

藝術家>

問道人生,捕捉那心理與精神的往復變化

——徐冬冬繪畫作品欣賞專輯之抽象篇(8)

【畫家獨白】

上幀“圍與不圍”系列組畫受到了抽象派大師蒙德里安的影響,而本幀為抽象繪畫第八幀,名為“距離二十三”,它和先前的《佛家》系列組畫都受到了美國人、表現抽象主義大師布洛克的影響。“圍與不圍”系列組畫是從宏觀的抽象角度闡述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而本幀繪畫是從微觀抽象的角度論述人之精神狀態,這一點,弗洛伊德和榮格等人的精神分析論對我的思考有所觸發。接觸弗洛伊德醫生是從他的《夢的解析》一書開始的,大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念初中之時,書中關於性本能等的論述給我帶來了新奇,當時似懂非懂的我並不知它三十年後會進入到我的抽象繪畫,並將那“潛意識”的初識帶進了我的色彩裏。

回想起來,這組創作十分的艱難,如何在繪畫裏表達人的細微的精神變化尚無先例。用抽象的繪畫語言來描繪人類的精神的潛意識,是我的獨創。怎樣去理解潛意識中不同的血緣所産生的文化,並從個體的精神心理的潛意識尋找到所需要的創作的“位置”,這是何等的困難。我把作品所切入的精神的“位置”放在了人格的方位,這就上升到了哲學層面的境界,並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上討論人的瞬間所産生的二十三個心理和精神狀態。名為《距離二十三》,並非人類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只有二十三種,也許在瞬間會有千種萬種,只不過這是我個人創作之提煉與概括,這是我所尋找到的二十三個精神位置。

但此作品的關鍵卻在“距離”二字上。佛家在這裡又起到了點睛的作用,《距離二十三》組畫所討論的人的精神狀態沒有生死,而是一種精神狀態的輪迴,它相似相續,非斷非常。只因為此,此作品對人之精神狀態的善惡有了判別,具有了精神和心理的反思,賦予了人文的哲思。提筆寫到這裡,我不禁落淚,回憶起十幾年前創作此系列作品的我,深味那使人心動的筆墨的探索之不易,是一條孤獨的道路。本幀作品選自即將出版的徐冬冬畫集《心造境》,文字選自吾之《我的藝術生活》一文。

2005年末,我開始創作《距離二十三》組畫。其靈感産生於兩年之前的夏威夷海岸,它縈繞在我的心田,使我不知如何動筆表達。

當看到挪威畫家蒙克的作品中那一個個張嘴吶喊的靈魂時,我的肌肉在抽搐,內心在流血。《距離二十三》組畫講述的是人與宇宙之間的各種精神狀態的探討。隱逸的境界在此給予我很多靈感,我的內心並不孤獨,常在那繚繞的晨霧之中靜靜地沉思。

這組畫的關鍵在於“距離”二字,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也都有它的距離。自身也是有距離的,前一秒鐘的你和後一秒鐘的你是不同的,它們只是相似,相似相續,非斷非常。這是佛家對生命的解讀,就是“生死輪迴”。

當它反映善惡之根在心理、生理及其精神狀態的各種變化之時,就是此作品要表達那一瞬間的生命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在“生命上的生生滅滅”,而這“生命”具有宇宙概念,包括人與萬物。它們既獨立又渾然一體,“氣韻”將其相連。

之前所創作的《圍與不圍》組畫描繪的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演變規律,而這組《距離二十三》則是對人與宇宙間自身固有精神生命的一種詮釋。組畫為23種精神狀態:渴望、觸動、思緒、狀態、沉思、傷感、感覺、惶惑、焦慮、躲避、痛苦、失望、善變、情愛、精神、手淫、鬼祟、品位、淫亂、韻律、陽痿、低吟、幻滅。

表面上看它以渴望為始,又以幻滅為末。其實不然,它是一種迴圈往復,始終處在相似相續的狀態之中,它們既獨立又相互關聯,是恒轉如瀑流,表達的是到達彼岸的那一瞬間。

大膽地潑彩,水和筆的妙用,使它們相互流動、契合。色彩的變幻與紙雕塑之間的造型紋理産生了難以用語言所表達的情感,憂鬱、細膩、強烈、迷漫與那“無”為一體則是其特點,頗具“離境無生滅,如水永長流”之境。

以上兩組作品都是抽象繪畫與紙雕塑相結合而産生的對話,是我進入抽象領域自有的創造。“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陽明先生的明德心語,也是此組畫對善惡之源的認識與匡正的表達。並站在“心性合一”上體驗生死覺悟與解脫,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觀和新的審美形式。

畫家在奧地利古城薩爾茨堡(2001)。文中之抽象繪畫作品,創作于本世紀初。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從中國傳統意象繪畫起步,八十年代吸取了西方印象派中的色彩運用,並開始進入抽象繪畫領域,會通中西文化。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他創立了中國抽象繪畫流派,在中國哲學裏尋找著抽象的概念,使之成為其繪畫語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國人自身的社會與生活,並從生命的本質來講述人類靈魂在宇宙間跳動的軌跡。畫家自有的宇宙觀和“心造境”藝術思想為形成這一畫派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