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光與色的踏夢人生,海闊天空的啟航

時間:2016-04-27 19:08:00 | 來源:《我的藝術生活》徐冬冬

藝術家>

《帆》系列組畫“歸”局部 丙烯紙本 2004

【畫家獨白】

本幀印象繪畫是在尋夢、追夢、築夢成巢之後破繭化蝶的踏夢人生,好似海輪揚帆啟程,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海闊天空的一片新天地。此輯所選用的作品以“帆”為題材,目的是體現“海洋”的概念。吾國文化之境界在耕讀,講究“天下為公”的士者的儒雅渾厚的精神,但農耕文化鮮有對海洋概念的深入理解。西學之境界則為海洋文化,講究抽象、邏輯的分析性思維。今吾國改革開放,重視海洋,融匯西學,這是當代中國文化了不起的進步。從農耕文化會通海洋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巨大變化,更是21世紀中華文化進入世界的重要標誌。這樣宏大的變化,也悄然影響了我的宇宙觀,使我的畫風不斷演變。傳統中國畫來源於農耕文化,而吾之印象繪畫則有了海天帆影,更有了面向世界的思維與思考。1997年我的“陽光與和諧的夢想”行為藝術在全球展開,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將充滿中國山水情懷的《徐冬冬畫集》放置在了亞洲、歐洲、美洲的1700多家國家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這一藝術創作主要體現了中國的開放和士人的情懷以及中國人與世界為友的心態。我以為,世界上許多複雜難解的問題,表面看是政治、經濟的問題,實則最後還要落在文化的認同上。

本輯之文字選自《我的藝術生活》中對我在歐洲地中海遊歷的記述。沐浴著大洋那邊吹來的海風,吾的藝術之輪再次踏上新的航程,在那海天之際,正孕育著中國抽象繪畫的誕生。在隨後的專輯裏,我將為朋友們呈現在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中産生的吾之中國抽象繪畫作品。

《尼斯之印象》第1號“對馬蒂斯的懷念” 丙烯紙本 1999

2001年春季訪意之後,我又沿著地中海岸訪問了法國和西班牙,從馬賽、阿維尼翁、尼斯、戛納至美麗的摩納哥,然後轉向馬德里、巴塞羅那,最後到達巴黎。

地中海風景優美,海色碧藍,那些迷人的城市沿海而建,像一顆顆耀眼的寶石鑲嵌在彎曲的海岸線上。在那裏,我主要參觀了阿維尼翁教皇宮,尼斯的馬蒂斯博物館、夏加爾博物館,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米羅美術館,巴塞羅那的加泰羅尼亞美術館、西班牙畢加索博物館、高迪公園、西森博物館,巴黎的盧佛爾宮、奧賽博物館、凡爾賽宮、蓬皮杜文化中心、羅丹美術館以及畢加索美術館等。

《尼斯之印象》第2號“過去、現在、將來”

丙烯紙本 1999

最為有意義的是在馬德里觀看到了畢加索的舉世之作《格爾尼卡》、戈雅的《瑪麗》、格列柯關於《聖經》故事的作品。期間,我還驅車前往托萊多中世紀古城尋找畫家格列柯的蹤跡,在巴塞羅那參觀了高迪設計的聖加祖大教堂。另還專程到達利的故鄉訪問,達利的許多舉世之作都藏于其親自佈置的博物館中,讓人感到十分有趣。

在巴黎除了觀摩安格爾、米勒、莫奈、畢加索、馬奈、凡·高、高更、馬蒂斯、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以外,我還特地造訪了德拉克洛瓦的故居,特別是他的那一幅《Madea furiosacl》的作品使我感動落淚。當然羅丹的《思想者》、《巴爾扎克》及《地獄之門》等作品,也給我留下了豐富的想像。威尼斯畫派的提香、義大利畫派的卡拉瓦喬、荷蘭畫派的魯本斯等人的作品收藏在各類博物館之中,但最為珍貴的還是盧佛爾宮中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薩》。

《尼斯之印象》第3號“帆” 丙烯紙本 2004

6月,我走訪了德國的科隆、波恩、法蘭克福、海德堡、柏林、波茨坦、德累斯頓、慕尼黑、富森、漢堡等城市。在波恩參觀了音樂大師貝多芬的故居,又在富森驅車前往德皇夏宮新天鵝古堡參觀,一座童話般的宮殿藏于山中,美妙至極。其間還向科隆大教堂、波恩藝術博物館、西柏林國立博物館、巴伐利亞新國家畫廊進行了《陽光與和諧的夢想》行為藝術的創作。


《帆》系列組畫“沉舟側畔千帆過” 丙烯紙本 2004

月末,訪問了奧地利,並參觀了美麗的古城薩爾茨堡和莫扎特的故居。在維也納訪問了塞切松美術館、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奧地利巴洛克博物館以及皇宮。其中最為有特點的作品是克裏姆特的《水神》、《擁抱》和斯開埃拉的《母與子》。

《帆》系列組畫“風” 丙烯紙本 2004

7月,我又應倫敦大學的邀請飛抵了英國,向倫敦大學、康橋大學、牛津大學實施了《陽光與和諧的夢想》的行為藝術。並用三天的時間參觀了不列顛博物館的收藏,看到了他們自18世紀開始收藏的文物。其中包括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中國、古印度、非洲等地的古物,中國東晉著名人物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也在其中。期間,倫敦國家畫廊和泰特美術館分別舉辦維米爾和泰納二位巨匠專題展,那些傳世作品讓人心靈感動。

《帆》系列組畫“碧空盡” 丙烯紙本 2004

隨後,我又渡過海峽進入北歐,先至瑞典的埃普薩拉訪友小住。而後又走訪了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奧斯陸、卑爾根等地,對當地的博物館進行了參觀訪問。最為有特色的是挪威畫家蒙克的博物館,其作品將人類壓抑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然後,進入索格奈峽江進行了寫生。

這次歷時數月的訪歐,除了舉行回顧展和創作《陽光與和諧的夢想》的行為藝術外,我還系統地研究了歐洲主要博物館中收藏的各個時期不同流派的作品。

《帆》系列組畫“歸” 丙烯紙本 2004

此次文化行旅是從阿爾卑斯山脈開始,又以索格奈峽江結束,真是始於山脈又回歸至峽谷間,機緣巧合彷彿像是上天的安排,從中使我對西方文明的理解更為深刻了。

西方人務實,一切都以分析理性的眼光來看問題,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就是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表現的,講骨骼畫肌肉。中國人務虛,但虛中見實,無論人物、山水、花鳥無不歸於宇宙之中,講天命師道法。西方人對自然的態度是征服,講一分為二;中國人則提倡“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合二為一。西方人追求匠技的高超,中國人則在這一基礎上更要求藝術家人格完美。西方哲學總是向前一步,從外向內;中國哲學則願退後一步,由內而外,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帆》系列組畫“威基基海灘之印象” 丙烯紙本 2004

(本文選自徐冬冬所著《我的藝術生活》)

畫家在英國倫敦(2001)。文中之印象繪畫作品,均為畫家于本世紀初所繪。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從中國傳統意象繪畫起步,八十年代吸取了西方印象派中的色彩運用,並沿用中國畫的散點透視,將色彩與水墨聯繫,在色彩中尋求著中國文化的筆墨情趣,在光影中探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這一階段的會通中西文化的探索,為其日後進入抽象繪畫領域、創立中國抽象繪畫流派,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人物連結

  畫家近影

徐冬冬,1959年生於北京,祖籍浙江寧波。字苦藤,號寄人籬下人。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對意象繪畫、印象繪畫、抽象繪畫都有著深入研究和創作實踐,並涉獵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作品跨度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畫風幾經突變,充滿創新的精神。代表作品有《壽圖》、《紅河谷》、《距離二十三》、《圍與不圍》、《無根的神韻》、《太極》、《四季》系列組畫等。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藝術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觀,在中國的哲學裏尋找著抽象的概念,使之成為其繪畫語言,創建了獨具風度的中國抽象繪畫流派。

無覓相關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