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遙看那彩墨人生,濃淡似有近卻無

時間:2016-03-31 10:32:35 | 來源:苦藤書屋

藝術家>

《山清水秀》 設色紙本 1974

【畫家獨白】人生如夢,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夢醒時分,匆匆翻開少時所繪的畫作,不禁內心生出惆悵之情。想當年,走在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路上,結識了讓人敬佩的歷代名家,他們的筆墨、學識、品格,都使我這個習畫的懵懂少年深深地沉浸其筆墨之中而深感幸福,真切地為生活在這樣一個詩的國度而感自豪,有這麼多歷代先賢的繪畫、詩文,教會我如何來觀察這個宇宙世界。畫如其人,學畫也是做人。而這些情景,在我近十多年的隱居生活中,時常地浮現在腦海。今夏,整理了四輯我的中國傳統意象繪畫作品,題為“水墨人生”、“彩墨人生”、“趣墨人生”、“詩畫人生”的四部曲。而這些作品都為我在十幾、二十多歲之間的創作,泡一杯清茶,慢慢品之,空氣裏盪漾著茶香,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在這尚未消退旳暑熱裏,呈現給朋友們,送去一份清寧的心境。作品選自1997年出版的《徐冬冬畫集》,文字選自吾之《我的藝術生活》一文。

《賞柳》 設色紙本 1988

中華文化講究陰與陽,無中生有乃一脈相承,相通至今。其精神復歸於樸,含而不露,從容自在,文以載道。追求“自有我在,從容無我”之境界。

《春雨濛霏》 設色紙本 1974

在學習中國畫時,我贊同從臨摹歷代名家作品入手,而非西方人體素描的繪畫手法。在這個問題上畫界爭論了近百年,有技術的問題也有哲學的問題,更有政治上的問題。

《吉祥貴壽圖》 設色紙本 1975(中國美術館收藏)

《雨霽》 設色紙本 1986

中國繪畫講究人心,講究人與自然界的關係,遵循“天人合一”的理論。所以在臨摹的過程中,主要是體會先賢如何去了解和觀察自然界的,並如何探求人類與宇宙之間的複雜關係。

《不圖蔭涼圖》 設色紙本 1975

《月昏》 設色紙本 1989

繪事是一個從“技”入“道”追求無知之知的過程。現代人大都已不讀經書,對中國傳統的道理只作為知識,而非社會生活本身的反思。古畫原作又不易見到,所以臨摹這一途徑就顯得很艱難,但對於學習中國畫的人來説,臨摹又十分重要。臨者不能死摹古人之筆法,更不能隨聲附和。

《雨中枇杷》 設色紙本 1988

《賞春》 設色紙本 1988(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收藏)

我臨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古畫,深得“心摹”兩字。觀古畫似交友,畫如其人,十米之外便知張三、李四,他們各有不同,在那裏有好友也有過客,如同生活中交友一般,各有所愛。

《秋風乍展圖》 設色紙本 1985

《觀荷圖》 設色紙本 1979(南京博物院收藏)

所以每次去故宮繪畫館臨摹古畫,便覺似與仙人的一次“雅集”,神仙相會,有説有笑,筆墨神往,溫文爾雅。

《瓶菊圖》 設色紙本 1975

《雲過松風》 設色紙本 1985

明代董其昌將繪畫分為南北宗,我對南宗的繪畫尤為看重。“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他提出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南宗之鼻祖。

《寫松圖》 設色紙本 1986(中國美術館收藏)

《點畫丘壑圖》 設色紙本 1987

從荊浩、關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寬、大小米到郭熙、李唐、燕文貴以及元四家都為南宗血脈,得慧能之禪意,識心見性,本遊方外,澄懷觀化,含道映象,方能吐故納新。

《澄懷觀化圖》 設色紙本 1979

他們的畫風無論是寒林平遠、雲壑飛泉,還是秋山疊翠、古村野渡,都表現出淡墨清嵐,蕭散而又淡遠,遠望而不離坐外,蕭條淡泊,曠達疏放,閒和嚴靜,平淡天真,聊寫心中之逸氣也。

《春柳》 設色紙本 1988

意境在筆墨內外,這就是我們常説的魏晉風骨。當時不少的俊雅士人瀟灑姿致絕了入世之念,超凡脫俗,隱逸于山水之中,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那“淡”、“無”、“虛”的仙境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雨後殘荷》 設色紙本 1986

在那裏,宇宙之心與士人內心的精神境界融通坐忘,從中還總能隱約地聽到一位聖者的談笑,那便是莊子。

《秋風吹下紅雨來》 設色紙本 1985(中國美術館收藏)

(本文選自徐冬冬所著《我的藝術生活》)

畫家1985年于黃山蓮花峰下寫生途中。

文中設色(大眾稱之為彩墨)作品均為畫家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繪。他從中國傳統意象繪畫起步,從中了解了古人是如何觀察宇宙世界的,這為其以後形成自有的宇宙觀和“心造境”藝術思想並創立中國抽象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物連結

畫家近影

徐冬冬,1959年生於北京,祖籍浙江寧波。字苦藤,號寄人籬下人。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對意象繪畫、印象繪畫、抽象繪畫都有著深入研究和創作實踐,並涉獵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作品跨度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畫風幾經突變,充滿創新的精神。代表作品有《壽圖》、《紅河谷》、《距離二十三》、《圍與不圍》、《無根的神韻》、《太極》、《四季》系列組畫等。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藝術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觀,在中國的哲學裏尋找著抽象的概念,使之成為其繪畫語言,創建了獨具風度的中國抽象繪畫流派。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