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似有無圖》 水墨紙本 1985
【畫家獨白】當翻開自己的繪畫人生的第一頁,近四十年前的人和事如電影般展演在腦海裏,真不知因何走上了這條丹青之路,一走就是一生。讓我深感自豪的是不忘人生選擇之初衷,頗有“已有丹青約,韆鞦指白頭”之境。孔夫子曰:“吾十有五立志於學”。這個“學”字,不是指一般性的學習知識,而是懂得悟宇宙變化之“道”。這一點,吾當時似乎做到了。所以從一開始操筆習畫時,便知這是悟“道”的人生過程,並非一時之興趣。每次背著裝有畫筆、氈子、筆洗以及各種顏料的沉沉的畫箱,走在去故宮繪畫館的路上,腳步輕巧而愉快得讓人費解。這是一種人生修行解悟的愉快,而當時十五六歲的我對此還懵懵懂懂,並未完全懂得,只是有使不完的勁頭。每次在繪畫館裏臨摹古畫,是那麼的興奮,猶如與古人的一次雅集。李成、范寬、巨然、董源、郭熙、燕文貴之大家名作,使我這個少年沉醉在他們的筆墨與靈魂的世界裏。在那裏,有説有笑,文雅至極。在那裏,我懂得了“心摹”二字,也懂得了繪畫是從技入道的過程,更懂得了“無知之知”的道理。正是在那裏,悟得參道的快樂之後的人生幸福。而這幸福伴隨著我的腳步,從我的家走向了自然,走在了那溪水、山巒之間。就是這個幸福的腳步,又使我漂洋過海,去尋求一個個生命的真諦。就是這個人生的幸福的腳步,使我揮筆從意象繪畫走到印象繪畫,然後進入到抽象繪畫的境界之中。正是這種人生的幸福,使我融入到東西方文化會通的偉大的歷史洪流的氣息裏。也正是這種人生的幸福,使我懂得了克己,懂得了生命的善惡以及揚善去惡之道,悟得天命,曉得上天使命的賦予。將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國家、人類和浩瀚的宇宙裏,如水一樣、如光一樣臻于無我之境,此時我之內心充滿著自由。我的宇宙觀和“心造境”藝術思想在這樣自由的無我之境中走向完善。本輯“水墨人生”,便是與古人交往之中的筆談,使當時我這個十幾二十來歲的青少年喜立高山之巔,感悟宇宙的精妙,淡淡的筆墨融進了我的靈魂。四十年後的今天,將其集輯,與諸位共用之。作品均選自1986年出版的《徐冬冬詩畫集》,文字選自吾之《我的藝術生活》一文。
《墨鳥圖》 水墨紙本 1980
我從事繪畫的時間並不長,但也40來年了,最早的作品已找不到了。現在能見到的就是我十五六歲時的水墨畫,所以我的繪畫基礎應是中國傳統繪畫。
《樹結珍寶圖》 水墨紙本 1980
要談傳統繪畫,我們不得不先就中華文化作一簡述。中國藝術無不相通,先有金石篆刻,後有絹紙筆墨。詩、書、畫也為理法一貫,本為同源,音樂、博弈也與之相通。
《幽蘭》 水墨紙本 1984
《勁節淩秋》 水墨紙本 1976
《不要人誇顏色好》 水墨紙本 1985
中國除了儒家之外還有道家、佛家之説,對繪畫、書法它們各有其影響,儒家講現在,道家講未來,佛家則講過去和未來。當然傳統繪畫受到道家的影響較大,無為而治、自由發展,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説,自然就是法。
《淡墨痕圖》 水墨紙本 1978
《枯木頑石圖》 水墨紙本 1986
在中國繪畫中常見到這樣的情景:崇山峻嶺、峰巒疊嶂、長松挺拔、春雲出谷、白練飛下,只見一老翁端坐松下撫琴操之,琴聲與松濤回蕩於幽谷,再與那瀑聲合二為一,懸于空中,泉音如心聲,宇宙之心與人心相通化之,從中參悟人生之奧妙。
《白雲煙霧圖》 水墨紙本 1985
《秋雲曉靄圖》 水墨紙本 1985
在中國畫裏講究師法造化,與西方文化所追求的自然之美如出一轍。當然,中國畫裏更講“師心源”,追求無法之法,方為天趣,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神韻”。
《香遠益清》 水墨紙本 1976
《秋天裏的荷塘》 水墨紙本 1984
中國繪畫以“神”為中心,這個“神”不是西方基督教所説的“神”,而是“傳神”的意思。
《壽圖》 水墨紙本 1977
《野趣》 水墨紙本 1983
這個“傳神”就明確了中國的繪畫不是以寫形為中心,寫形只是為了達到傳神的目的,而這種“傳神”又顯示了人類與宇宙萬物間的共融,以及它們共同的精神狀態、氣質風度,這種狀態表現在“生動”二字。
《煥然成章》 水墨紙本 1982
早在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人物畫家顧愷之就提出了“傳神論”,他明確地指出繪畫重在“傳神、寫神、通神”上,這一提法對中國繪畫的發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玉蘭》 水墨紙本 1980
《窗外所見》 水墨紙本 1984
為了觀看他所繪的《女史箴圖》,我特地到倫敦不列顛博物館連看了三天,就為體會那“傳神”二字。
《發寒抱節圖》 水墨紙本 1976
這個道理,在我十四五歲的時候好像就隱隱約約地感受到了,中國人講仁義、重道德、配天地,追求人品的高貴。文徵明曾感嘆:“人品不高,筆墨無法”,而這筆墨即是人生。
《靜觀圖》 水墨紙本 1975
(本文選自徐冬冬所著《我的藝術生活》)
畫家1982年攝于北京。
文中水墨作品均為畫家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繪。他從中國傳統意象繪畫起步,從中了解了古人是如何觀察宇宙世界的,這為其以後形成自有的宇宙觀和“心造境”藝術思想並創立中國抽象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物連結
畫家近影
徐冬冬,1959年生於北京,祖籍浙江寧波。字苦藤,號寄人籬下人。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對意象繪畫、印象繪畫、抽象繪畫都有著深入研究和創作實踐,並涉獵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作品跨度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畫風幾經突變,充滿創新的精神。代表作品有《壽圖》、《紅河谷》、《距離二十三》、《圍與不圍》、《無根的神韻》、《太極》、《四季》系列組畫等。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藝術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觀,在中國的哲學裏尋找著抽象的概念,使之成為其繪畫語言,創建了獨具風度的中國抽象繪畫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