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如日

時間:2014-03-28 13:14:49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讀郭曉光的油畫寫生有感

,在圖像製作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為什麼還需要畫家煞費苦心來畫畫?各種藝術終結的怪論,最終都可以歸結為繪畫的使命已經結束。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藝術終結論並沒有終結人們對繪畫的熱情,繪畫並沒有被圖片所取代。事實上,在我看來,只有圖像製作技術發展起來之後,繪畫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郭曉光先生用他的實踐告訴我們,繪畫不僅將繼續存在,而且更能夠呈現它的獨特魅力。

圖像製作技術發展起來之後,繪畫的確需要進行自我調整。在圖像製作技術發展起來之前,保持對外在事物的形象的記憶,是繪畫的重要目的。但是,有了發達的圖像製作技術之後,這種目的就可以由圖像製作來實現。在圖像製作技術率先發展起來的歐洲,繪畫開始走向抽象,走向超現實,走向無意識。的確,這些新的領域是圖像製作技術難以進入的。但是,隨著圖像製作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局限將不再存在。更重要的是,向這些新的領域的拓展,有可能損害繪畫本身。其實,藝術根本沒有必要對技術的進逼産生恐慌。在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前,人類用行走來克服距離。有了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後,人類的行走並沒有終結。人類的行走不僅沒有被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取代,而且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意義。行走成了供人欣賞和自我體驗的體育,成了表演,成了藝術。

繪畫也是如此。有了圖像製作技術之後,繪畫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畫家對於繪畫本身的體驗變得更加重要,繪畫過程成為具有自足意義的事件和表演。郭曉光的寫生就具有這個方面的特徵。如果要將對象畫得像,參考圖片就能達到目的,甚至更加方便。外出寫生,關鍵不是為了將對象畫得更像,而是為了體驗人與對象的遭遇,體驗自然的魅力和限制,體驗繪畫過程本身的意義。

但是,郭曉光的寫生不同於波洛克的行動繪畫。波洛克的行動繪畫只是潛意識的探測和釋放,缺少自然的限制。儘管郭曉光寫生的目的,不是複製對象的外形,但也不是沒有任何外形限制的抽象表現。郭曉光的寫生究竟要捕捉什麼?如果用中國美學的術語來説,郭曉光寫生捕捉到的是事物的象。

像是中國美學中重要而獨特的概念。它既不是對象的形,也不是主體的意,而是二者交織而生成的中間地帶。用鄭板橋的術語來説,像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者相互競爭、相互限制的結果。眼中之竹是自然的竹子,胸中之竹是心靈的竹子,手中之竹是技藝的竹子或者文化的竹子,中國藝術的魅力,就在於能夠在自然、心靈和文化的交互限制中取得和解,達成動態平衡。郭曉光的油畫寫生,也在追求這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因而我們可以用中國美學的範疇來解讀他的作品。

像是一種中間狀態和動態平衡,與主體的在場經驗緊密相關。這種意義上的象可以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因而是無限豐富和生動。繪畫的使命是捕捉和昭示象,這一點只有圖像製作技術承擔了對形的複製之後才變得明確起來。象的魅力,在於它既能表現,又能再現,從而同時揭示了人與世界的存在深度。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宗白華先生有這樣的感嘆:“象如日,創化萬物,明朗萬物。”郭曉光用他的寫生,用他的行走和出汗,用他與對象的接觸、較量和默契,突破了自然、心靈和文化的限制,給我們創造出了一系列活潑明朗的象,為我們敞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彭鋒(批評家,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

                                                                 2010年3月25日于北京大學蔚秀園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