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雕塑藝術家王興剛初次相識是在2012年4月21日由西門子家電藝術空間主辦的“精神的容器”王興剛與蔡志松作品聯展開幕式上。展覽展出了他的代表性系列作品《追》,這個系列有個更長的題目:《是什麼讓我們的步調變得如此一致》,奔跑著的西北農民,重復大小不一卻動勢一致的人物形象組合,詼諧中産生一種慣性的力量,表現了對當下政治、思想、文化、生活領域因盲目從眾,“齊刷刷地奔著小康,心事重重地計劃著未來”,一切向一種單面社會發展趨勢的思考。王興剛不善言辭,卻這邊表達“借助我的雙手,那些無動於衷的泥巴變得活躍起來,它們把我要説的話恰如其分地顯現出來。”
王興剛,1971年出生在瀋陽,1997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雕塑係,2002年遠赴澳洲獲臥龍崗大學創意美術系碩士學位,現任教于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講授雕塑相關課程。此前與香港一線畫廊季豐軒長達十年的深度合作,直到近幾年他選擇回到北京。工作室選址在北京東五環通洲區張家灣開發區,這裡並不是藝術家聚集區,周圍是各種輕工業工廠。繞過紡織工廠大門經過側面,在藝術家引路的情況下,跨進那扇銹跡斑斑的隱蔽小門,就這樣拋去浮華與城市的喧囂,仿佛卸甲歸田般進入到一個舊工業時代,一個屬於王興剛的創作天地。
王興剛童年時候生活在工業區,周圍的長輩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受家人及環境的影響,他動手能力頗強,特別對三維的結構性物體有著超乎常人的想像及塑造能力。或許是他渾然天成對藝術的執著,使他的作品有從地裏生長出來的動勢與力量,撼動人心。他在自身的創作道路上沒有曲折的經歷和離奇的故事,一切都生長得自然。1992年他曾與蔡志松在一個考前班學習,並順利考入著名的魯迅美術學院雕塑係。多年來紮實的造型功底使他自然沿用寫實的傳統表現手法,不但沒有束縛住他對當代中國社會問題的思考,反而提醒我們,當藝術家脫離流行的藝術體制而獲得了自由和獨立的地位時,寫實性的雕塑仍然能發揮其重要的藝術和社會作用。
從2005年,王興剛在對雕塑語言的不斷探索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並且他的創作靈感都是來自親身體驗和內心感受,他渴望真實,反對追風,《追》系列就是這樣的情緒下創作出來的,他強調一個人無論是追求理想還是最真實的個性生活方式應該是“不追隨”。並且作為藝術家首先應該有自己的人格和人品,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狀態和價值趨向,這也是他一貫堅持的人生態度。
隨後是他的中國《“幸福”家庭》系列作品,理想和浪漫的情緒外露,但在實際生活中浪漫往往是脆弱的,美好的下面掩蓋的是不安、恐懼。藝術家試圖通過對“家庭”系列讓觀眾能部分參與進來探討與性、生活、家庭、慾望、等有關的情感,面向我們周圍的日常生活現象進行反思:我們的家庭怎麼了我們真的幸福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幸福?家庭是對社會的一個碰撞,正是這些問題每時每刻都在叩問著我們的心靈。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身體裏的無數個細胞,每個人都需要家庭的溫暖,他關乎一個人在成長環境中的身心健康和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由於藝術家性格含蓄內斂,所以他的作品在視覺傳達上也不會太露骨。很多時候王興剛是在疲憊和逆境中創作,雕塑成了平衡自己精神和身體的媒介,成為他心靈對話的朋友,是一種享受。
在王興剛身上能更多的感受到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僅因為他在大學任教,也與他在家庭中作為一個父親有關。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身為人父更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在教學中經常講的一句話“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長。”他首先注重引導學生把握自己的人生觀,免於在社會中迷失方向,其次是帶領學生學習專業,如何在專業領域中發展和規劃自己。
隨著時間的變化,人也在不斷尋求突破,三十歲是責任,四十歲是使命。對於王興剛不惑之年既是一個總結過去的終點,也是一個頓悟人生的起點。在當下,都市化進程中,人離不開都市且在都市中思考,人與自然、宇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王興剛目前思考最多的。並且他也會在今後的創作中嘗試使用其他材料,過去他在選材上比較單一,更多是為了突顯雕塑語言,下一步更趨向於把雕塑語言和材料語言更準確的結合起來,這種動機源於他對與自然結合表達的渴望。雕塑不同於油畫,在材料的選擇會考慮到一些加工製作上的限制,有些作品需要反覆試驗才能確定什麼樣的材質是最適合的。
藝術家可以是跨界的,不應該簡單的用雕塑家和油畫家去分類。雕塑不同於平面考慮更多的是空間與形體的關係,觀看角度是動態的需要三百六度環繞,創作之初也需要在三維的尺度上進行思考,王興剛提到其實油畫也可以有這樣三維的角度,沒有必要嚴格分類,可能你有一個擅長的點比如雕塑,那麼立足這個一點去吸收去跨界去融合。在王興剛眼中“人人可以是雕塑家,人人可以是藝術家”。
王興剛就是這樣一個很純粹而真實的人,就像他的作品不會在視覺上最先刺激人的視網膜而是有種親和力讓你想要去觸摸,但當你靠近一定會撼動心門。
2012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