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教授受巴黎索邦大學造型藝術系和法國其他幾所名校材料課教學的啟發,硏究了來自德國的多奈爾學術體系,創建了油畫材料工作室。張元教授的材料工作室是個學術團隊,它從文化切入點、發展的可能性、整個世界文化的走向給我們帶來的語言發展空間都是無可置疑的。從印象派開始,繪畫語言規律和語言秩序改變了,色彩成為主體,造型模糊了。印象派的後期又得到了一種拓展,藝術觀念得到關注,強調精神指向、情感的表達。這些浮現出來的觀念,從色彩到造型,在各個語言點上都産生了一種思路性的突破,也就是把所謂的“全因素”進行拆解,在某一個切入點上往極致化裏去做。張元教授就是基於這種認識,提出了“三點論”,確立教學的學術點和基礎。
從19世紀末印象派之後開始關注色彩顏料自身的審美價值。這在馬蒂斯的觀念裏已經非常明確地提出來了。馬蒂斯後期的拼貼已經將色彩的現成物——色彩紙替代了調和的顏料色彩,它更純粹、更單純,更具有色彩的強度,以另外一種物質來代替我們常規所使用的物質。印象派的畢沙羅和馬蒂斯是一個轉介面,馬蒂斯和畢加索又是一個轉介面。在那個年代文化價值觀的轉換中,對語言的探索已經迅速地進入到了藝術的本質層面。繪畫技法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容易重復;材料更接近繪畫本質,接近語言規律、語言關係、語言秩序等問題。在我們的藝術教育中對繪畫規律的認識很重要。
張元教授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就是傳統繪畫中有許多語言價值,優秀的東西應當看作是人類共同的,是超越民族界限的,都可以借鑒吸收,但要立足於自身的發展。研究傳統並不是要重復傳統的模式,而是要將其語言價值實現一種轉換,要立足於當代的發展。繪畫從具象到抽象必須要建立時代的語言體系,要有時代的語言精神。在中國的油畫界一度只接受和運用“直接畫法”,對歐洲優秀傳統的認識有誤區,不全面、不客觀。有鋻於此,他身體力行,從丹培拉 “間接畫法”開始做了起來。從對歐洲繪畫的深入探索,一直到對材料的研究、介入,使張元教授重新獲得和掌握了新的藝術語言和新的藝術表達方式。
張元教授在用材料和表現手法述説著自己的藝術理念,在他的作品裏,説不清是傳統還是現代,似乎處在中間帶、新生帶的一個新鮮生命,你在不斷的視覺衝擊力的震蕩下,會不斷地獲得驚喜。
張元教授説:藝術家應該是自律的,他應該有一種文化的自覺,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也要有種奉獻精神。投入到材料工作室的張元教授個人的新創作並不多見,而他的學生的作品可謂遍地開花,在一次次的展出中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