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美術館主辦,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省美術館協辦的“北方•萌動——王克舉油畫展”于4月22日至5月6日在上海美術館舉行。 1956年出生的王克舉,是中國當代實力派油畫家之一。1980年代初,剛剛就讀于山東藝術學院的他,便以自己的才華創作了《汛》參加了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並榮獲三等獎,此後,他的作品頻頻入選各種具有權威性的全國美展,由此奠定了他在當代中國油畫界的學術地位。
作為一個地道的山東人, 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和濃厚的齊魯文化特徵。他的作品以表現鄉村田園生活為主題,追求質樸、自然、恬淡和渾厚的審美意趣。早期較為寫實,以刻畫鄉村的母子形象為主,造型簡潔渾樸,試圖通過對鄉村生活小景特別是黃昏晨曦景色的描繪,抒發人類一種永恒的人本精神。此後,他從米勒式的鄉土情懷轉換到鄉土景色的現代語言探索上,作品以明快、對比、互補的色塊和跳動、寫意的筆觸,來展現他對於鄉村自然景色的心靈感應。他的創作大都以自然寫生為起點,但落到畫布上的色彩和筆觸都經過了心理的審美整合,最後的畫面也許和實景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但也正是這種整合,賦予了他的作品強烈的個性化語言和超越實景的心靈意象,這才是他對鄉村自然的獨特創造。
此次畫展,共展出王克舉2000年以來創作的70余件作品,這些以田園、林木和莊稼地為主體形象的作品,讓我們在上海這樣一個現代化的都市裏感受到強勁的“北方”氣息、“北方” 色彩和“北方”氣質,這是我們這個城市現在很少能體驗到的一種審美感受;而“萌動”,則是他的作品裏那種明快的色彩和富有節奏的筆觸,在這個春天裏給我們內心帶來的精神張力。他説,他願意到大自然中去,當面對生機勃發的自然景色的時候,有一種新的生命體驗,情緒會很激動,那時就會忘掉一切投入到表現中去,情感也會自然地隨構成、節奏以及形、色和筆觸注入畫面之中。
而上海美術館館長李向陽則在展覽前言中評介:“看過了克舉兄的近作,眼睛為之一亮,只仿佛混沌初開、紫氣東來,繼而感到了作為城裏人久違了的來自神經末梢的異樣。無論在《後山》,還是在《村頭》,無論在《紅玉米》中,還是在《棉花地》裏, 克舉的風景始終飽含著真實的自己,四季分明、調性清朗,憨厚純樸、熱烈濃郁,既閃爍著印象派的外部光色,又穿插著結構上的內在關係;既揮灑著表現主義的自由狂放,又吟誦著田園牧歌般的清醇雋永。……他——是農民的兒子,正如節氣主宰著農民的命運一樣,四季的鄉土,早已浸淫了他的精神和骨髓。與其説克舉的創作過程是對景寫生,不如説那是他歷練生命後的精神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