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舉年表

時間:2009-12-04 15:42:54 | 來源:藝術中國

ID為15685的組件出現問題!

1956年8月,生於青島市嶗山縣仙家寨公社王家女姑村。兄弟五個姊妹三個,排行老八

1963年,父親去世,我七歲

1964年,在王家女姑村上小學。從記事時就喜歡畫畫,喜歡捏泥巴,制做小人小狗小雞什麼的村裏的長輩説我將來不是吃莊戶飯的孩子。 1965年,加入少先隊

1968年,加入紅小兵。期間畫過撲克,老虎松鶴等

1972年9月,升于“嶗山第八中學”學習。這期間通篇臨摹《吳定山水畫譜》;生平第一張鉛筆畫創作《我是王誠——向我開炮》參加“嶗山第八中學”學生美術作品展覽,還曾為生産大隊畫“批林批孔”漫畫

1974年4月,高中畢業回村務農,同年底被推薦為村生産隊青年隊長和村團支部宣傳委員

1974年5月,通篇臨摹《革命文藝》美術基礎知識部分;參加嶗山縣文化館舉辦的“農民畫創作學習班”。通篇臨摹《藝用人體解剖》全書

1975年4月,參加嶗山縣教育局嶗山縣文化館舉辦的“批水滸批林批孔”漫畫創作班;在這個班裏我第一次接觸了一些專業畫畫的老師, 並通篇臨摹伯裏曼(美國)《人體與繪畫》、《藝用人體解剖》全書

1976年7月,被村委會推薦為工農兵大學生;準備上衛校,我很不情願於是同年11月考入山東“五七”藝術學校美術專業,從此開始美術專業學習和創作的生涯,也是人生的重要轉捩點

1977年2月,母親去世

1979年9月,考入山東藝術學院油畫專業

1980年,作品《汛》入選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獲三等獎(北京)

1981年7月,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獲獎作者座談會

1982年,多幅作品進京參加“山東風土人情畫展”

1983年,畢業留校任教

1983年底,為山東“求知畫刊”畫數學家潘成棟連環畫

1983年11月,“美術”雜誌同期發表閆平王克舉畢業論文和畢業創作。時值與閆平剛剛結婚,住進學院臨時過渡小平房,三喜臨門


1984年,《晌飯》由中國美術館收藏。同年,《大海潮》作品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獲優秀獎(北京)

1985年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85年兒子牛牛(王曉歐)出生。夏天搬進學校分給的一室一廳新居,可謂是雙喜臨門。當時是生活最為拮據的年代,為生計在火車站搭著高高的架子為廣告公司畫廣告牌

1985年,《大海潮》由煙臺美術博物館收藏

1985年,為“山東少兒出版社” 畫“朱德的故事”連環畫

198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助教進修班。同年作品《歲歲》入選首屆中國油畫展(上海)

1988年,創作《黃昏》組畫系列作品

1989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助教進修班結業。此次中央美院進修學習在人物造型塑造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怎樣畫得像一張畫成為我長時間的心結,也成為我以後畫風變化的重要起因

1989年,作品《黃昏》系列獲“首屆山東省文藝創作大獎賽”二等獎;併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1989年于山東濟南舉辦首次個人油畫展(參展作品五十余幅)

1989年《幼學啟蒙從書》之“廉頗負荊”連環畫獲第二屆冰心兒童文學圖書一等獎、全國優秀少兒圖書一等獎、華東六省一市優秀少兒圖書一等獎

1990年,作品《老農肖像》獲“山東青年美展”一等獎

1990年,《世界童話》之“大克勞斯小克勞斯”連環畫獲第三屆全國優秀圖書獎、第三屆全國優秀圖書金鑰匙獎

1991年,作品《黃昏》系列赴美國參加由中國美協舉辦的“中國現代油畫展”

1991—1996年,為創作徘徊的低谷時期,《黃昏》系列組畫畫盡了我對童年的追憶和懷舊的情緒。繼續畫下去已沒了過去的感情,向前走又沒有新的目標。因此而苦惱不堪

1995年,作品《農婦》之一入選“95中國油畫年展”(北京)。

1995年冬,報考朱乃正先生碩士研究生未果。但通過學習西方現代美術史,開始關注並研究繪畫中的形式因素。

1997年,作品《農婦》獲“山東省首屆油畫學會雙年展”學術獎。

1997年秋,開始從風景畫入手研究繪畫語言的表現,研究從自然造型到畫面形式的轉換


1998年12月分別於濟南和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舉辦個人油畫風景寫生展(參展作品六十余幅);同時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收藏作品《秋柿子》、《城市的邊沿》

1999年6月,赴俄羅斯進行為期兩周的藝術考察

1999年,9月參加北京中國藝術博覽會並獲“中國藝術博覽會”佳作獎(北京)

1999年,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柳埠春早》;同年,該作品獲“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北京)

1999年,作品《濟南的春天》獲“山東省建國60週年美展”特等獎(濟南)

1999年12月年作品《農婦》之二獲“當代中國青年書畫展”優秀獎(北京)

2000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畫高級研修班

2000年春節,開始學習陳氏太極拳至2005年

2001年春,為寧波美術館創作《青紗帳》作品,該作品被寧波美術館收藏;並獲“建黨八十週年油畫展”優秀獎(北京)。

2001年秋,赴歐洲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藝術考察活動。也是生平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油畫原作十分震撼,雖是短暫的感受西歐的生存環境、地理和文化,卻還是明顯的感覺到中西人種、文化的差異與特徵

2002年作品《紅高粱》參加由中國油畫學會舉辦的《中國小油畫展》

2002年秋,應邀參加由《中國油畫》雜誌和“武夷山莊” 組織的中國油畫家寫生活動。作品巡迴展于廈門、福州、上海、濟南、天津、北京。經過幾年不間斷的風景寫生,對景寫生已成為自己的一種創作方式:即面對自然直接進行取捨處理,組織畫面。武夷山寫生是第一次身處南方的自然風貌用畫筆表現南北的不同感受

2002年冬,參加《中央美院油畫高研班階段展》(北京)

2002年6月個人畫冊《名家名品》王克舉(畫冊),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3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高級研修班結業

2003年,作品《對面的山》入選“今日中國美術”畫展(北京)

2003年,作品《莊稼地》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精品展(北京)

2003年10月,作品《高音》入選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廣州)

2003年,北京會議中心收藏作品《青紗帳之二》

2003年參加由中央美院舉辦的“油畫獎學金”獲獎作品展

2004年4月-5月,于上海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參展作品七十余幅);同年上海美術館收藏作品《秋棉花》、《高歌》、《深秋》、《苞米地》

2004年5月30日,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央美院油畫高級研修班畢業展(參展作品24幅);同年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山裏》

參加高級油畫研修班的學習,給了我更多的自信心和堅定,同時也更多地注意情緒化的表現與藝術語言表現力的探索


2004年10月《高歌》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

2005年1月,調入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任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5年9月,作品《北方》之二、入選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2005年11月,應邀參加“意象武夷—中德兩國畫家首次面對面互動創作”(油畫國際研討會)和寫生畫展活動

2005年12月,作品《青紗帳》入選中國油畫學會主辦的“大河上下——1976-2005中國油畫優秀作品展”

2005年12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講座

2006年1月,《北方—秋棉花》、《北方—寒春》、《青高粱》應邀參加“當代視像: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

2006年4月中國教育電視臺與中央電視臺書畫院跟蹤拍攝《當代中國油畫》專題片

2006年4月,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畫冊《當代著名油畫家個案研究——王克舉》

2006年5月,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畫冊《中國現代藝術品評叢書•21世紀版——王克舉》

2006年5月,《文本與圖式》15+2 文學家與藝術家的對話/畫展與文集首發式在上海舉行

2006年6月,浙江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畫冊《北方•萌動——2006王克舉》。同年,參加《油畫——行人》第二階段“黃河——陜北”主題風情寫生活動;同年,參加“藝術家眼中的松江新城——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家寫生活動”

2006年9月負責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油畫創作碩士課程班教學工作

2006年10月參加台北《展開的現實主義—1978年以來的中國大陸油畫展》

2006年11月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繪畫係系主任工作

2006年11月《晌飯》參加“農民、農民—中國美術館藏品既邀請展”

2006年11月,參加文化部主辦的“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雙年展”

2006年12月,作品《桃花紅、杏花白》入選中國油畫學會舉辦的“精神與品格——具象寫實畫研究展”

2007年1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講座《繪畫圖示的演進》

2007年4月,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畫冊《中國油畫名家——王克舉》

2007年5月國子監美術博物館收藏作品《桃花紅杏花白》

2007年5月中國人民政協收藏作品《我的菜園子》

2007年8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週年畫展

2007年8月中央電視臺二套拍攝《中國當代優秀油畫作品展播》王克舉專題

2008年10月《靜謐的嵐谷》確定選為奧運會陶盤指定禮品作品

2007年10月《意、合—當代中國畫、油畫學術邀請展》(中國國家畫院主辦)

2007年10月雅昌藝術視頻採訪

2007年11月24日于中國美術館(和“798”山藝術美術館兩地同時)舉辦《生長的風景--王克舉油畫展》

2007年11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畫集《中國當代名家王克舉》


2007年11月 中央電視臺三套《文化動態》、北京電視臺三套(五州視界)、四川衛視、中央電視臺9套(文化視野)、雅昌藝術網,中國教育電視臺分別對畫展開幕式座談會進行了專題採訪和新聞報道

2007年11月25日應邀參加“重慶立場。中國當代藝術大展”

2007年12月清華美院繪畫係講座《繪畫圖示的演進》

2008年1月為雅昌藝術網論壇欄目博友(寧波)講座《繪畫圖示的演進》

2007年12月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太行大峽谷-石崖》

2007年12月23日,參加CCTV“2007中國優秀油畫作品展播獲“優秀獎”

2008年1月山東衛視拍攝“龍的傳人-畫家王克舉”電視專題片

2008年3月于南韓首爾表畫廊舉辦個人畫展

2008年4月參加由油畫學會組辦的“藝術-中國—2008著名畫家赴美藝術展”

2008年4月參加由文化部中國對外展覽公司與賓士汽車公司LG家電公司聯合舉辦的“中國藝術典藏”畫展(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廣州)

2008年4月“同修與殊相”高研班第二回展(北京)

2008年5月為中央美院油畫研修班講座

2008年5月參加由油畫學會舉辦的“油畫寫生畫展” 同月參加由中國美協于深圳舉辦的“全國第三屆藝術院校師生聯展”特邀參展

2008年撲芬蘭參加中國油畫學會舉辦的《風景---自然、心靈》邀請展

2008年7月參加北京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特邀參展畫家

2008年7月,“色彩與奧林匹克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同年參加‘2008瑞典“中國藍”文化藝術節“卡廷娜托”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2008年8月參加文化部對外展覽公司主辦的“2008東亞視覺藝術展”

2008年9月 拓展與融合--現代油畫研究展(油畫學會)

2008年10月首屆北京油畫學會作品展

2008年12月“相約09名家油畫聯誼展(環鐵美術館)

2009年3月 繪畫的行進—中國表現主義繪畫八人展(參展畫家:謝東明、閆平、王克舉、賈滌非、王琨、段正渠、井士劍、任傳文)


2009年4月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太行-九曲》

2009年7月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八十八週年《螅鎮》

2009年7月畫境-行旅 海峽兩岸油畫藝術聯展《我樂村風景》、《台東-初鹿牧場》

2009年于北京紅紫藍畫廊舉辦的人畫展

2009年于北京紅紫藍畫廊舉辦的人畫展

2009年9月慶建國六十週年山東籍著名畫家畫展

2009年9月中國當代美術精品世界行—赴法展(中國美協)

2009年10月“兩岸畫家畫兩岸”油畫作品展(油畫學會)

2009年10月“開放的視野---中國當代藝術選展”(中國美術館)赴捷克展

2009年10月慶祝建國六十週年革命足跡寫生展(中共黨史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