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寒詩選》四君子畫咏:三、雪梅

時間:2009-12-03 09:47:30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徐寒>相關報道>

卷一

四君子畫咏

三、雪梅

 

不改香

鐵骨冰心物外粧,

凈無塵埃獨早芳。

平生清絕寂寞裏,

雪壓霜欺不改香。

 

高士風

空山雪後月明多,

小園窗前疏影過。

雪白梅紅各有韻,

記得當年盧梅坡。

 

催春回

南窗北望月烘霞,

一夜吹香到我家。

聞道春信枝頭上,

筆歌墨舞開滿花。

 

香無塵

倚窗欲眠冷月霜,

碧玉仙姿世外粧。

何處羌笛三弄影,

清境冰魂野梅香。

 

暗香浮

倚窗不見長相憶,

夢裏梅花香有餘。

空山雪後明月夜,

疏瘦橫斜影墻西。

 

帶雪香

疏影橫窗一枝斜,

破玉飛香看梅花。

報得春信霜雪後,

不管群芳妒與誇。

 

君子交

嫩寒新霜破春曉,

無言有意君子交。

相約梅花南窗下,

流香映水過小橋。

 

犯顏開

山中僻居已忘年,

雪染雙鬢行路難。

閒看春來冬又去,

只愛梅花犯顏開。

注:①犯顏、不看人臉色,獨立而特行也。

 

身物外

又見梅花飄零多,

何時玉笛消濃愁?

花開花落流水去,

明年花開照白頭。

 

冰心情

君來山堂不辭遠,

君去石竹漫相思。

別路依依無所有,

為君寫取春一枝。

 

歲寒身

雪裏梅花見精神,

共與石竹化此身。

且看世路風和雨,

不讓古人讓今人。

 

不讓古人可謂之志,讓今人則是為量也。

 

只留清氣滿乾坤

人們愛梅、賞梅,在我國有著久遠的歷史。戰國時,“以一枝梅以遺列國之君”(《説苑•奉使》);漢代橫吹曲有《梅花落》。當你看到陸凱“折梅逢驛使”,遙想隱居杭州孤山的“梅妻鶴子”;讀到盧照鄰、杜甫、王維、蘇東坡、王安石、朱熹、陸游、梅堯臣、王冕、徐渭,歷代文人那數不盡的咏梅題梅詩章,表現出了各自不同的風采和情懷,又賦予了梅花如此深厚的文化內涵。梅,衝寒鬥雪,萬玉虬枝,冰肌鐵骨,先天下而春。因此,人們藝術地把她和竹、蘭、菊塑造成“四君子”的形象,給予了人格化的昇華。“君子”是我國古代對品格高尚之人的美稱。人們借“四君子”,表達出對崇高人格的讚美、世態人情的感嘆和美好情操的寄寓與追求。

梅,也是歷代文人畫家潑墨寫意最喜歡的題材之一。史載,最早畫梅者,當是唐代的于錫。唐人畫梅,最先是勾勒著色,五代徐熙等人將這一畫法推至妙境。至宋時,更有崔白、米元章、楊無咎等諸大家,皆可以畫梅稱世。其畫梅新法,傚法者眾,成一時風尚。到了元代,文人水墨梅畫更加風行,如王冕、陳立善、王英孫、孫天澤等等,其專長畫梅者,更是不勝枚舉。

如果説,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多以表達清冷孤高的傳統審美意趣;在元代,以王冕為代表,獨闢蹊徑,易以繁花,往往千叢萬簇,風神綽約,建立了一種新的審美範式。其畫面雖然枝條密密,繁花如錦,卻沒有纖弱嬌柔之態,白潔的花朵與鐵骨錚錚的幹枝相映,益發顯得珠玉迸發,清氣襲人。在明代,以畫梅著稱者,有孫隆、任道孫、王謙、陳錄、金琮、陳世儒、高其佩、唐寅等。你看陳錄的《玉兔爭清圖》,朗月高懸,使人生出月色花影互爭清白,共吐清光的無窮遐想,仿佛把人帶進一個表裏澄澈的清純境界,讓人們在萬籟俱寂的化境中看蟾兔在梅邊徘徊;聽嫦娥與寒梅私語。可以説,它將比德寓意與審美娛情如此完美地結合,讓我們體驗到有了德有節之士的逸懷高節、凜然正氣,又得到了一種清純無瑕的審美享受。

清以後,其墨梅作者,如張照、丁敬、金農、李方膺、鄭板橋、羅聘、趙之謙,皆名著一時。近現代吳昌碩、齊白石、陸儼少、關山月等也各擅勝名。他們為我們留下了眾多梅畫精品,風格多樣、技法精妙。這些梅畫不求形似,更多向大寫意方向發展,此尤以“揚州八怪”的金農為甚。他的墨梅,多以誇張之筆寫出,枝與幹,幹與花,不似而似,不工而工,拙中見巧,笨中求趣,滿紙古拙狂怪之氣,筆筆放浪不羈之情,作者的個性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瀏漣于古今紅梅綠萼,或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無不寄寓和表現一種淩寒的孤高和正氣;或蒼龍盤回,怒虬舞枝,讓你領略一種傲俗的風韻;一種萬折不磨、錚骨淩霜的堅貞與豪邁。梅在紙上,人在畫中,梅貌人格,相映生輝,瀰漫乾坤,飄溢今古......

注:這是為《梅譜》撰寫的前言,原載《梅譜》,華藝出版社2003年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