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寒詩選》四君子畫咏:二、秋菊

時間:2009-12-03 09:16:58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徐寒>相關報道>

卷一

四君子畫咏

二、秋菊

 

晚香獨酌

黃花冷落日西斜,

秋風吹來有晚香。

不見陶潛東籬下,

相對寒燈獨盡觴。

 

秋情寒香

折得東籬一枝秋,

欲上南山伴醉遊。

人情盡付炎涼外,

寒香入畫何處愁?

 

陶令籬邊

東籬採菊弄秋黃,

落英常抱枯枝香。

看得世間風物變,

如今悠然兩難忘。

 

香徑歸隱

黃花籬落又一秋,

不覺霜雪染白頭。

看得寒香宜歲晚,

去問陶公住何處?

 

金英寂寞

山中野菊誰人栽?

獨自寒亭泛酒杯。

陶公一去不知處,

路邊金英寂寞開。

 

畫時亦題:“陶潛一去不知處,路邊金英寂寞開。”

 

東籬看花

人在路途身為客,

我心安處才是家。

何不把酒南山下,

自去東籬看黃花。

 

故園菊香

故園一別三十秋,

常聞雁聲夕陽樓。

晚香猶記少年夢,

花黃花紫又花紅。

 

畫菊時亦題“晚香記得少年夢,黃紫青藍赤霞紅。”

 

東籬醉菊

日落南山坡,

晚香東籬歌。

買酒去陶家,

看誰喝得多。

 

傲霜晚香滿地金

“女幾之山,其草多菊”。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晚節不嫌知己少,香心如為故人留。”

無論是《山海經》的記載,還是《楚辭》的絕唱;無論是陶淵明的逸韻,還是袁枚的雅懷,菊,早已融入中國文化的血液之中。人們愛菊,亦如文人好清高、喜文雅、重人品,這與我國的歷史、民族和文化淵源所形成的社會風尚、審美情感、道德觀念相適應,也是古代文人的社會地位和思想感情決定的。菊的傲霜晚香、滿地金英,與竹、梅、蘭一樣,正可寓意他們的崇高品質和高尚情操。

自五代黃筌有《寒菊蜀禽圖》後,畫菊寫菊者才見名多。滕昌佑畫菊,注重寫生,“卜居開幽閉之地,栽花竹杞菊以觀植物之榮悴,而寓意焉,久而得其形似于筆端”。而邱慶餘“獨以墨之淺深映發,亦極形似之妙,風韻高雅,為世所推”。徐熙畫菊,落墨以寫枝葉蕊萼,骨氣風神;趙昌之作,妙于敷色,注重精神;米芾寫菊,“梅松蘭菊相因于一紙之上,交柯互葉,而不相亂,以為繁則近簡,以為簡則不疏,太高太奇,實曠代之奇作也”(鄧椿《畫繼》)。

宋以後,寫菊者以墨作色者漸多。趙松雪、吳鎮、高克恭、柯九思等寫菊,大都疏略率真,不拘形似,直抒胸中逸趣。在明代,沈周寫菊,氣韻渾厚;文徵明、唐寅、則多用水墨,得雋雅風致。陳淳之菊,淡墨欹毫,一花半葉,有疏斜歷亂之致;徐渭則縱橫恣肆,人狷介,菊也狷介。此外,項聖謨、藍瑛、米萬鐘等都為寫菊名手。八大山人畫菊,筆墨簡勁,似不經意,卻寫出菊之精神氣質;惲壽平以“沒骨法”寫菊,清麗冷艷,飄逸灑脫,韻味悠長;石濤、王鐸等也有菊畫佳品傳世。“揚州八怪”都善畫菊,風格各異,內涵豐富。任伯年、虛谷、趙之謙等是晚清寫菊名家,而吳昌碩畫菊,色酣墨飽,揮灑縱橫,花重葉茂,偃仰多姿,貞石疏籬,相映成趣,對後世影響極大。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崔子范等之菊畫則各有勝擅。歷代畫家的創作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創作思想和表現手法,無疑都應當成為我們倍覺珍視和學習的優秀範本,而且具有極高的審美、欣賞和收藏價值。

注:這是為《菊譜》撰寫的前言,原載《菊譜》,華藝出版社2003年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