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物館聯盟探索教育新模式

時間:2014-07-08 14:38:52 | 來源:中國文化報

教育>

美國博物館聯盟近日發佈了《構建教育的未來:博物館與學習生態系統》白皮書,這份重要的成果誕生於美國博物館聯盟與亨利·福特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一次教育大會。2013年9月,40多位教育政策專家、從業者、投資人、教育創新人士、改革家、學生中的活躍分子等齊聚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建築博物館,共同探討了博物館與教育的諸多議題。他們致力於發起一場關於教育未來的全國對話,探索教育與博物館領域的領導者如何共同努力,吸納整合全國的教育資源,從而構建一個富有活力的學習網路。這次會議及報告提出了一個重要議題:博物館如何與學校合作開創教育的嶄新未來?

該報告綜合了一些前沿思想家的案例研究成果,探討了如何加大投入,支援和管理合作關係;如何加強家庭參與,將父母看成是共同學習者;如何創建跨社區機構的開放學習網路;如何充分利用數字學習與合作技術。

美國教育部非營利機構合作高級顧問邁克爾·羅賓斯認為:“我們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探索式學習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需要為父母提供更多的幫助,把他們看作是孩子們的共同學習者和學習教員。學生需要更多地結合他們的社區、文化和歷史環境來進行學習。我們需要對教師進行各種專業培訓,使他們能夠具備專業的素養與奉獻精神,能夠成功地整合所有的教育資源。那麼,哪兒可以滿足所有的要求呢?博物館!”

美國博物館聯盟博物館未來中心自成立以來即致力於博物館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其創始人伊麗莎白·梅裏特女士也在報告中提供了一系列關鍵的數據,充分證明了博物館在教育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國博物館每年為教育投入20億美元。通常,一座博物館會將3/4的教育資源提供給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

博物館每年接待學生參觀者5500萬人次。

博物館根據國家與地方教學大綱,量身製作了數學、科學、藝術、讀寫能力、語言藝術、歷史、公民課程、經濟常識、地理與社會研究等方面的教育活動。

每年,博物館都提供1800萬小時的課程,包括為學生提供的導覽、博物館員工前往學校授課、科學大巴和其他巡展類的校外活動,以及針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課程。

儘管以上數據表明博物館與中小學、高校關係很親密,然而,博物館卻發現自己得不斷地向社會解釋——博物館根本上是一個教育機構,學習是它們的核心使命。

梅裏特認為,在未來的美國,作為浸入式、體驗式、自我引導式、動手學習方面的專家,博物館將成為教育的主流模式,而不再只是補充角色。有跡象表明,美國以教師、實體教室、按年齡分級和核心課程為特徵的正式教育時代已走向尾聲,人們把這一時代叫做工業時代的學習。更有利的證據表明,未來的教育時代將會以自我引導、體驗、社交和分佈式學習為特徵,致力於培養批判思維、資訊的分析綜合能力、創新、團隊合作等新時代所需的技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博物館可以發揮關鍵的作用,既能為學習者提供資源,也能培訓教師,分享他們在過去一個世紀的教育經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