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黎為中心的歐洲造型藝術考察之旅,使我充分體驗到現代繪畫、雕塑為主的造型藝術日趨多樣化。在國內時常聽到藝術多元化的説法,其實“多元”的實質並不具備,但“多樣”卻是不爭的事實。本文並不想在二者之間作概念上的討論,因為“多元”是哲學概念,而“多樣”則是藝術創造中從屬與一元的各種結果。天地間人類文化各異,民族傳統各異,宗教信仰各異,藝術傳統各異等等,而人與自然的根本關係則為一致,這就是最大的“一元”。誰能排除宇宙的力量而生活于另一個自然世界呢?在這個世界上通過人類的努力,打通了東西文化渠道,東西方文化在現代以驚人的速度交融,使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向“世界人”方向前進,在此背景下,視覺藝術也産生多方位結合,通過便捷的傳播媒體形成當下的藝術發展趨勢,審美的多樣化是這個趨勢中的重要特點。很多可能發展成“世界大同”,而各國“有所不同”的藝術態勢。
為什麼會這樣,我最近在歐洲的藝術考察,歷時近3個月,可以説無時不在感受到這一特點。細細分析原因,作以下幾點分析。
感受藝術“多樣化”是資訊時代的特徵
現代社會是以資訊革命而産生的,古代社會人們各自生活在小圈子裏,互不交流,後隨著人類遷移,征戰,吞併産生文化的互通,但時間跨度是大的。而如今的網際網路以驚人之速度,將全球的文化資訊,相互交匯。作為造型藝術的視覺效果也一併網中包羅,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活動,展會策劃,作品展示發佈,都有可能“上網”,給不同民族,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的人群提供視覺材料,於是審美的多樣化就必然産生,必然會隨同每時每刻的藝術運作,滲入人們的視網膜,印在人們大腦中,形形色色的造型藝術品,為人們提供的各種視覺可能已經非古代社會能比。這個資訊時代是人們並沒有充分準備的條件下到來的,人們可能還停留在代代相傳的觀念中,停留在靜態的思維中,對於社會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如此。觀念思想的變化,到工具材料的變化都可以演革為藝術表現手法的不確定性,某民族、某國家,如果與世界聯繫愈多愈廣,這種可能性就愈大,除非這個國家、民族,完全封閉,與世隔絕。歷史上的文化交流也改變了東西方的造型藝術走向,形成現在留下的痕跡,只不過現代資訊社會更加高速而已。
19世紀下半葉,歐洲的印象主義出現,除去西方繪畫自身發展以外,東方繪畫藝術的傳入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巴黎奧賽博物館中的藏品,都可以得到證實。莫奈、梵谷等畫家,熱衷於日本的浮世繪,作了許多臨摹;非洲藝術傳入巴黎,20世紀初生活于巴黎的畢加索受到其影響,學習其中的表現手法,運用於他自己的作品中。同樣,19世紀末,歐洲繪畫傳到中國,大批中國留學生來到巴黎,向歐洲人學習西洋繪畫;在日本情況也一樣,明治維新之後,西洋繪畫的傳入和派遣留學人員去歐洲學習,是當時的一個時尚,西洋辦學模式也使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的造型藝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打下了現代東西方交流的基礎。到了20世紀末,資訊的高速交流,東西方的交流就變得更加快捷。西方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以其更前衛的形式,使東方比較傳統的藝術形式産生碰撞,從而更加刺激了造型藝術“多樣化”的發展,使這一特徵變得更為明顯。這是在歐洲能明顯感受到的。
多樣化審美缺少互比性
藝術多樣化,審美的標準也多樣化,這又是當今造型藝術的一大特點。現代世界造型藝術,林林總總,光怪陸離,各有韆鞦,在同類審美圈中以分優劣是很自然的。但處在不同類審美圈中就會出現不自然狀況。因為評判的標準變了,遊戲的規則變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可以説是一個經驗的積累過程。審美活動也一樣。人們所積累的審美經驗,本來是有各自的基本條件的,如各民族,各地域,各種文化背景等,一旦把這樣條件排除,讓各類多樣化的作品突顯于一個個平臺上,會給不同條件下的有著不同審美經驗人們産生某種異樣的感覺。我們去看歐洲的現代、後現代作品,這種感受是很強的,這就説明瞭這一點的客觀存在。如果將其進行理性化的解析,得出的結論只能更加為這一感受尋找出真實的材料根據。歐洲印象派由畫家分析表現外光而形成特有的表現形式,其對造型的要求必然從屬於光色,所以從馬奈開始到莫奈、雷諾阿,造型漸漸鬆散而色彩漸漸豐富明麗,三原色、補色的相互關係,色彩純度與明度的疊加,對比,協調,充滿于畫面中,以至這一派畫風盛行時,造型的堅實與更整體的畫風,平面化的色彩傾向、熱情奔放的筆觸,濃重的色彩的表述卻由後來的畫家塞尚、高更、梵谷來改變,從而確立現代繪畫的三個基本方向。如果説生物學中有了基因學説,色彩學的基因應該是以印象派畫家創立的,一脈傳承至今。而這時的東方正是文人畫延續到清末的時候,金石學、文學、畫學相互交叉。清道光、咸豐年間興起的金石書畫一體畫風,把宋元以來的筆墨提高到歷史的高度。講究筆墨的蒼渾、高古、清潤的統一,是筆墨形式的高度提煉,從而使中國繪畫的重造型誇張變像,重色彩的裝飾趣味的傳統漸失主導地位。但是如果就此把印象派畫風與中國畫的清代晚期進行互比是不明智的,因為文化的背景相差太大,用今天的話説它們不在一個平臺上。更何況今天的審美領域比起19世紀、20世紀更為擴張,其非等同的審美概念和審美經驗,通過實踐者與理論家整合得更加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多樣化的結果就使相互的比較分不出之間孰優孰劣。審美活動一旦搭載上資訊通道,就變得更接近快餐似的效果,更加淡化了經典性,優劣互比的問題也隨之淡化了。
當代藝術品不僅僅是一閃而過的路標
當今的現實是資訊的充實和處理的簡單化,對藝術品而言其負面效應是巨大的,從藝術家到欣賞者,都為之困擾,常有人欲作回歸之舉,這在歐洲也大有人在,人們看好文藝復興的作品,同時對古典主義有重新認識的機緣,巴黎的畫廊除了後現代作品的展示外,有一批是回歸傳統的作品,盧浮宮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審美思歸者的天堂。巴黎市政府出臺的古代建築的保護,對古代文化遺産的重視已經成為政府與民眾的共識。人們希望藝術品的恒久審美功能存在,不希望流星似的缺少玩味的玩意。在巴黎生活節奏不快,塞納河邊的遊人漫步,古老街區的酒吧閒聊,藝術館門前蹣跚的長隊,再昏暗的老屋裏,充滿個性的服裝遠非成批出自流水線的衣服能比。但這一切又是與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並存,與大超級市場的滿目貨物並存,與資訊的高速交流並存。在高速的資訊通道上,人們不希望表現人類心靈與巧思的藝術品,繪畫與雕塑,只是道路旁邊的路標而已。但人們又不得不接受造型藝術多樣化的事實,面對資訊社會的發展,作為藝術品的繪畫和雕塑其前途如何,命運如何,我想沒有誰能回答這個問題,也不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每個時代的藝術品是每個時代的産物,它只屬於今天,而不可能是明天,明天自有明天的作品。
無論如何,多樣化的造型藝術品以各自的方向發展,不僅僅是在歐洲。在網際網路上展示的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