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故宮博物院向“學術故宮”轉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07 09:03:18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整理出版《北京中軸線彩色實測圖》

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將即時啟動《北京中軸線彩色實測圖》整理項目,計劃在2015年10月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前由故宮出版社出版面世。該項目對於北京“皇城”核心軸線建築群的保存、修繕、復原有著不可替代的指導意義。

1941年,為避免北平古建築被炮火焚燬,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委託建築師張鎛主持,歷時4年繪製了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的中軸線主要建築實測圖600余幅。這是20世紀40年代北京中軸線建築最大規模的一次工程測繪,系統地將北京城中軸線建築從南到北逐一測繪下來。宮苑廣場有總平面、總立面和總剖面圖;單體建築都有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樣圖;所有圖紙均按設計圖的標準注有軸線、局部、外包三套尺寸。既有空間構成表達,也有總立面的渲染。全部數據均按不小于1/50的比例尺,用墨線或彩色渲染在60×42英寸的高級橡皮紙上,圖紙完整、數據精確、製圖精美,堪稱中國古建測繪圖典範,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城市佈局、傳承建築設計理念具有科學價值。這批圖紙原藏于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上世紀60年代,國家將其中與紫禁城建築有關的300余幅圖紙調撥給故宮博物院。

“對於一座博物館來説,館舍容易建設,藏品容易徵集,資金容易爭取,但是傑出人才的匯聚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經過甚為艱辛的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博物館’就必須擁有在國際相關領域具有獨特地位、特殊貢獻的專業人才團隊。”單霽翔表示,此次故宮研究院發佈近幾年將開展的科研項目,許多研究工作在學術界具有前沿性和開拓性的特點,也是想通過大型項目、高端平臺與傑出人才相結合,探索具有戰略意義的故宮研究院科研工作模式。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