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大數據解讀中國美術學院年度大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13 11:17:19 | 文章來源: 都市快報

新年氛圍還沒散去,數萬名考生已經匯集杭州,準備迎接2014年中國美術學院本科招生考試(簡稱“藝考”)。每年藝考都會讓位於杭州轉塘的美院象山校區變得格外熱鬧,昨天也一樣,進行現場報名確認的考生,沿著教學樓排起幾十米的長隊。從15日開始,這些考生將在各個校區參加考試,開啟他們的藝術追逐之路。中國美術學院招生辦主任李都金告訴記者:“今年實際考生人數大概是4到5萬人,有些考生會一次報考幾個專業,比如在報考造型藝術(傳統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的時候,他們也會報考設計和教育類專業。”接下來,所有考生都將面臨藝考挑戰。而對於我們來説,通過以下這些數據,可以大致了解藝考是怎麼回事。

100套題庫供題

考生首先面臨的就是考試題目。李都金説:“和所有的考試一樣,美院的考試也有題庫。美院的題庫總量在100套左右,雖然每年都有所增補,但藝術考試的題材相對有限,就這麼幾類。除了美院內部資源,我們也會找校外培訓班的老師供給的考題素材作為參考。”美院藝考的題目,通常從這100套左右的題庫當中選取出10套,經由不同分類學科組調整,再由招生委員會審核,最終面向考生。考慮到每年藝考都安排在農曆新年之後,所以考題基本是在農曆新年前後確定,“這些都是為了對考試題目嚴格保密。”

近10萬750人同時監考

就考試本身而言,美院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人力資源。李都金告訴記者:“我們把考生分成20人一組,考試期間每天需要的監考老師數量就在750人左右,大概有200多位老師的缺口。除了用研究生資源,我們會從校外借老師監考。”另外讓考生畫速寫的模特也是問題,和監考老師一樣,模特的需求也在750人左右,除了專業模特,學生志願者也要承擔大量工作。

歷史高峰30組老師批卷

8萬人次的考試,以每人3門課程為計,積累起來有二十多萬份考卷。考卷的評分經過3層篩選,最終得出成績。李都金説:“因為藝考內容屬於造型類的繪畫,所以打分這個環節基本是南山路這邊從事造型藝術的老師擔任,他們三人一組,每一輪有30組老師對考生的考捲進行評定,整個評分要一直到4月底才能完成。”第一輪初選,老師會把那些看上去明顯比較差的作品淘汰;第二輪會將考生考卷分成高、中、低三檔,再進行篩選,淘汰率在50%左右;第三輪是對考捲進行精確打分。除了這些“大規則”,每輪評定會有10%的待定數量,由不同組的老師進行交叉評定,避免人為因素産生誤差。事實上,評閱考卷是個體力活,每個老師每分鐘平均要看兩張多考卷。“其實這是理想狀態,越往後面的評分會越耗費時間。在首輪的時候,每份考卷被老師審閱的時間也許一分鐘都不到。”

1600個錄取名額

美院藝考的錄取分數線基本在73分的水準,每年達到這個分數線的學生大概有7000人左右,但美院錄取的人數在1600人的規模,這意味著,即使通過了藝考,也並不代表被美院錄取。“美院招生其實就是高考,藝考之外,學生們的文化課成績一樣很重要,也是錄取的標準。美院的建築、設計等專業對文化課的要求其實很高。”李都金説,在實際錄取時,除了考慮綜合成績,美院還會有相應的調整標準:“藝考排名在前20%的人,按照文化課的最低標準錄取;而文化課成績排名前5%的學生,按照藝考成績的最低標準錄取。”“現在有很多考生因為文化課成績不理想而來報藝術類院校,這樣的想法其實非常錯誤。”李都金説,“考美院其實對綜合素質的要求非常高,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欣賞能力等都是必要條件。每年學生面試我們都會遇到無可奈何的事情,比如問‘你最喜歡的藝術家是誰’,有些學生的答案是自己的培訓班老師。”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