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藝術中國夢還多遠 藝術教育從濫于發展到全面繁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31 14:46:26 | 文章來源: 中國教育網

“我們現在的中小學基本上不組織學生看電影,也不組織學生看舞臺藝術,我要説一句,天天是‘分分——學生的命根’,讀中小學就是為了考大學,將來這樣培養起來的輸送給我們高等學校的一批人精神上是畸形的、殘缺的,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藝術營養的滋補。連我們的錢學森先生晚年都再三講,學理工科的都要學藝術,不學藝術就不能夠成為人格健全、情感豐富的人。”近日,在第八屆全國藝術院校院(校)長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仲呈祥發出這樣的感慨。他的呼籲代表了參加本屆論壇的國內百餘所藝術高校(學院)的專家、學者和管理者的心聲。多年來對藝術教育的忽視與誤讀帶來的痼疾,和近年來規模快速擴大對藝術教育品質的衝擊,使藝術教育對個體幸福提升、國家文化繁榮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而實現中國夢,依舊面臨著重重挑戰。夢的根基:沒有藝術教育就沒有大國夢實現二戰期間,當別人告訴英國首相丘吉爾,德國和日本都想造出原子彈,美國也在造。

英國首相丘吉爾風趣地説:“原子彈我們不需要,我們需要製造原子彈的藝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通過這個例子強調,技術的創造性是將科學、藝術聯繫在一起,這個創造性的核心仍然是藝術。但他遺憾地指出,目前藝術教育是非常次要的一個學科,這與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中國的孔子都曾提出的藝術作為教育基礎的主張是背道而馳的。提到中國夢,他説:“在人的頭腦當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一個是理性思維,一個是感性思維。理性代表科學,科學征服了世界;感性代表藝術,感性賦予我們人類的力量。我覺得中國夢就是一個復興之夢,再生的新生之本就是藝術,復興跟教育是有關係的,中國夢要實現的話必須重視教育,而教育如果要復興的話必須重視藝術教育。藝術是集創造與研究為一體的學科,特別強調創造力。

人類在各個領域的創造性呈現為三種方式:一是藝術創造性,這是最具有想像力的,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再現對世界的理解;二是科學的創造性,包括人類的好奇、願望與實驗精神;三是經濟的創造性,引導技術、經濟實踐與精神的發展。這三者之間關係密切,但是藝術創造性起主導作用。”

教育部高校音樂與舞蹈學類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指出,藝術的欠缺直接導致中國夢成為空想。他説:“由於缺少了童年時對美的追求和應有的感性教育,導致很多人在極大滿足了物質生活需求以後,不能體驗人生的幸福,而藝術是培養人的感性素質和審美能力的。有人認為要讓孩子學最有用的東西,但想一想蘋果公司用短短7年的時間靠區區幾件産品就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憑的就是把技術變成藝術,讓産品成為作品,它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審美的素質,也叫感性的智慧。以喬布斯為代表的企業家將引領未來。政府官員如果感性上對美有追求的話,會為了美和生存品質放棄一些經濟利益,那麼,現在讓人苦惱的環境以及其他問題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

由於我們持續幾十年的時間壓制了藝術教育最本質的東西——培養人具有對美的概念和對美的追求,以致于出了這麼多問題。所以説,沒有藝術教育、沒有全民族審美素質的提升,就沒有大國夢的實現。”罪與救贖:一個民族不能欣賞最偉大的作品程派青衣演員孫明玉,是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的青年教師。10年前年僅10歲的她從故鄉考入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中專部,這個月剛剛拜京劇教育家李文敏為師。説起班裏今年剛剛畢業的十幾名跟她一樣年齡很小就背井離鄉、從全國選拔到學院深造的同學的歸宿,她頗為感慨:“有的同學因為家裏有企業,回家從商。有的轉行去了跟專業毫不相干的地方工作。

還有的去了一些私人辦的歌舞團。地方劇團缺人他們也不去,因為待遇低,發展前途小。還有一些本可以去更好的地方,但僅僅因為是中專或大專學歷而受限,想繼續深造,由於招生面窄,也面臨‘拼爹’的現實。”同樣的情況,即使在中央音樂學院具有更高學歷的學生中竟然也存在。周海宏談到中央音樂學院的一個學生跟他説,古典藝術沒有出路,自己現在沒有希望,想轉行。他就問這個學生:“你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嗎?”學生説是學院鋼琴係的研究生,附小就進來了。説到這裡,周海宏提高了嗓門:“注意——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全國每個省的第一名都要刷掉一半!”對此,周海宏反思到:“我們的藝術教育是否承載了提升全民族素質的職能?我認為它偏離了最本質的東西——培養人的感性思維,它變成了知識教育和技能教育。作為知識教育,音樂教育變成了樂曲解説,我們一兩歲的孩子跟著跳舞,我們的音樂教育還尋求標準答案。惡劣的藝術教育,讓我們一個民族數億人一個世紀不能欣賞最偉大的作品,讓我們的藝術家慘澹經營。

我們的美術教育變成了繪畫故事,我們的文學教育變成概括中心思想,所有這些東西,都是用理性的思維壓制人們的感性思維,以致於人們感性的細胞被扼殺掉。我們的藝術教育變成技能教育,大量枯燥的技術練習使很多學生學了一門技術,也恨了一門藝術。我們的藝術教育不但沒有培養孩子熱愛藝術、享受藝術,相反卻培養了他們熱愛功利和名望——很多學校是按照明星和大師的范兒來培養他們的。”

歸途漫漫:藝術教育從濫于發展到全面繁榮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教授最近在一次訪談中,語帶激憤地表達了對當前藝術教育中影視學科狀況的焦慮,他説,若干不具備影視師資、專著教材科研水準和硬體的大學,以適應文化市場發展為由,紛紛設立與自己的院校專業沒有任何繼承或者直接關係的影視藝術專業、傳媒專業,利用影視藝術專業的名稱來進行概念的替換,大量招收電影、電視、廣播、新媒體專業的學生,這不是全面繁榮,而是濫于發展。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巡視員萬麗君在肯定藝術教育過去10年間實現了規模上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指出了在實現品質上跨越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一是快速增長的規模帶來人才培養品質整體下降;二是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沒有分類指導,層次不清楚,特別是人才培養的定位不清楚。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長王豐也進一步指出了藝術教育規模化發展帶來的藝術人才批量化生産、專業設計不夠合理、人才培養規格與標準不一以及招生就業等問題。

對此,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雲南藝術學院院長吳衛民認為,應該高度認識制訂專業教學國家標準參考框架的重要性,將辦學準入和監控的行政審批制度逐漸向專業標準、行業規範去轉移,並且更為重要的是,標準設計不能僅靠行政審批,而是應該依靠專家制訂的標準去規範辦學。針對中國藝術教育的“大而不強、重而趨同”的辦學現象,他提出,藝術學科的品質標準應該分學科、分專業來描述;在課程結構、課程體系和課程環境方面,應該注意在區域辦學裏邊可用的資源、辦學傳統中沉澱下來的辦學個性;課程環境必須有理論課程的環境、實踐課程的環境與交叉課程的環境三兼顧,要改變現在辦學匆匆忙忙,想辦一個什麼專業靠拍腦袋、不經認真地論證的做法;要強調特色辦學,即服務國家和區域目的的專業設置的標準,避免辦學同質化。對於規範教學分類指導,他認為,應依據不同類型的教學單位自己的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的設定,來制訂自己的教學品質標準。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