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中國美術學院85週年校慶系列學術展·先生回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11 13:50:34 | 文章來源: 中國美術學院

如果説民國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猶如華夏的背影,漸行漸遠。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難風雨故人來”,初看是喜語,再看是痛語,再再看,或看出曠達。

民國的學者、政要、作家、名士,縱有諸多稱呼,終不及“先生”二字來得親近且大氣,可以俯身可以仰望。這在當下雖是個加上姓氏就被常呼的字眼,卻又是個能遙想到鞠躬的場景。先生,幾千年的敬語,也被冬烘過,也被秋殺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這代人上學時,私塾和學堂已遠,戒尺和鞠躬已遠,破四舊裏,先生落魄;三十年後的市場化中,先生貶值或被作價。教育大景,江河日下入大壩,藍天白雲走黃沙。百年國史已有鏡鑒:教育盛,雖戰亂紛爭仍人才輩出、民力豐沛、國體向上;教育衰,縱四海平定歌舞昇平也社會浮躁、未來迷茫、振興乏力。先生,實乃教育之魂魄。

值此時辰,我們勉力拍攝一部回溯民國先生的十集紀錄片,共鳴了隔代不相逢的後生們。《先生》聚焦民國國家講壇上的大家身影,揭示中國教育的宏觀走向和個性榜樣,梳理中國教育百年間的重大事件、觀念嬗變,旨在溯源問脈,固本圖新。頭十集選定的十位人物是:蔡元培、胡適、馬相伯、張伯苓、梅貽琦、竺可楨、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陳寅恪。他們也曾身為學生,唯理想至老不滅,或者説破滅一次,再理想一次,終成國之先生。在波瀾壯闊的文化民國、烽火連天的戰亂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歸裏,他們宛如燈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但為今日中國教育立鏡一面,呼喊十聲,回應著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浩嘆:“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先生,從一個稱謂、一部紀錄片,延伸為一場全媒體致敬展;從深圳到北京到南京再到杭州蔡元培先生拓展的美育之地;《先生回來》展除了先生的圖像影視,又加入了民國書刊的“圖書典藏”和“老課本”系列展,讓先生、學生及其文略,相聚一堂。我們只是業餘的策展人,卻是信仰的後來者。時空再遠,一脈相連。

感謝杭州,敞開胸襟,迎來故人浩氣、歲月丹青。《先生回來》一路風順,多虧深圳、北京、南京的多個機構和個人,多虧今日傾情傾力的中國美術學院和湖南美術出版社,你們是我們的底氣和福氣,讓我們感恩和感奮。

黃昏時分,群鴉歸巢,晚霞落湖,有人在遠方佇望。永不相逢的故人年代,似近猶遠,似遠猶近。先生先生了百年,後生後知在此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