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創作,應該是每一位藝術學子在結束自己一個階段學院學習時所創作出的最能代表自己藝術水準,藝術追求的作品。從前,丈量畢業創作好壞的尺子是唯一的:這件作品能否成為學校,甚至是美術館的收藏品。隨著藝術市場的發展與火爆,越來越多畢業學子的作品受到了市場的親睞,於是畢業作品能夠進入市場,以及價格的高低成為了另外一個標準。只是當市場和學生都還不清楚這個價格該如何來定時,雙方似乎都産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
畢業生作品幾千元時代已經結束了
80年代的末,台灣的收藏家林明哲來到四川美術學院,以每一幅幾百塊錢到幾千元不等的價格購買了當時還是學生的羅中立、張曉剛等川美學子的大批油畫作品。如今,這批作品的的價格已經是當時的許多倍了。
如今,當許多人還停留在可以以低價購買到畢業生的作品的想法時,作為畫廊主的張思永一直非常關注美院的畢業生,其畫廊也一直致力於推廣青年藝術家,他在接受雅昌藝術網採訪時一語中的道出了現在畢業生作品定價的情況:“畢業生作品幾千塊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畢業生作品的定價從一萬到十萬不等,依據作品自我認可的程度有高有低”。
偏鋒新藝術空間的王新友也在接手雅昌藝術網的採訪時感慨現在的藝術畢業生敢於給自己作品定價的勇氣,他談到了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今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的畢業展時候,我去看了,看到一個學生的作品不錯於是就詢問了他一下。當時這位學生馬上就問我是收藏家還是畫廊還是美術館?我説是畫廊,但是沒有説是哪一家畫廊。然後他就説,算了吧,我這件作品是要賣給美術館收藏的。我説能問一下你的價格嗎?他説十萬”。這種情況並不是個案,王新友説道:“90%的中國美院畢業生對自己都沒有清醒的認識,有些定幾萬塊錢一平米都認為自己的作品價格不高。”而他認為市場能夠給予的價格也就是這個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我們採訪的幾位美院畢業生中,也證實上面兩位畫廊主的觀點,一位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係的學生説,當初自己的一張1米6乘1米1的畢業作品,有人給出了6千到8千的價格,但是他沒有賣。他認為買家所給出的價格與自己設定的低價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之所以不賣,他説:“當作品涉及到價格和利益,要衡量的時候是比較難的。因為對於青年藝術家來説,他對市場其實並不熟悉,在還沒有適應這種商業市場的時候很難給自己的作品定價錢,因為首先覺得自己的畫是比較耗時間,耗精力的畫出來的,尤其是對於一張畢業創作來説,所以不會輕易割捨自己的一件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