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中央美院畢業生 花一年時間行走創作畢業作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4 09:11:42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導言:今年剛剛畢業的中央美術學院攝影係本科生李紅強從去年5月到今年5月間,花了一整年的時間騎自行車沿黃河、長江一帶行走,並拍攝紀實照片,作為他的畢業創作。這組整整耗費一年時間拍攝的作品在學校的畢業展上被評為優秀作品,參加了今年的“千里之行”中央美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優秀作品展。接下來,他還將參加7月19號在今日美術館舉辦的2013大學生年度提名展和平遙攝影節。

記者:當時為什麼會想做《水經圖志》這件畢業作品?

李紅強:首先我這個是攝影作品,來源於我的專業,其次我這件畢業作品主要是沿著中國的河流拍的照片,河流在我這個裏邊很重要。為什麼會拍河流?跟我出身有關係,我們家是在山西大同,那是特別乾旱的一個地方,小時候我們家住六樓,白天沒有水,晚上才會有,大同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是一個很缺水的地方,在電視上看到南方有很多水,很多河流,挺嚮往的,南方和北方是兩個風光,從小對就很想去看看這些河流,因為我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大同上的,進入大學以後在北京,北京也沒有河流。所以我想趁畢業這一年時間是由自己安排的,去看一些河流。看河流的時候我挑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比如説長江和黃河,我先走的是黃河,然後走的是長江。去年的5月28號,帶我上數位相機和膠片相機,我騎著自行車從北京出發,沿著黃河走完,走到了過年的時候,我騎到了蘭州,已經快騎到黃河的源頭了,但那時候零下二十幾度,太冷了,沒法走,就停在蘭州過了年,還有四個月的時間,我想黃河拍完了,我應該拍長江去,因為黃河是北方的,長江是南方,這兩條河流拍完之後就已經完成了中國主要河流的拍攝。過完年開始從蘭州出發,先騎到連雲港,再往南走到上海,從上海一直騎到了宜賓市,騎到宜賓的時候快到5月份了,5月份回來以後把拍的照片整理一下,5月底做了畢業展覽。

我的這件作品被學院評委優秀畢業作品,入選了“千里之行”展覽,現在正在美院展出。7月19號還要參加在今日美術館舉辦的一個2013大學生年度提名展,裏面有油畫、雕塑、攝影。我這批作品還入選了平遙攝影節,過兩天會送作品去參加。因為我拍的是大膠片,先拍完膠片再去掃描,掃描之後變成數字文件,可以打很多張,很多展可以同時參加。

記者:等於你拍完作品之後就一直馬不停蹄地忙著各種展覽?

李紅強:因為這個作品我拍了很長時間,參加展覽一方面推廣一下我的作品,推廣一下我的思想,再一方面我這個作品有一種人文關懷在裏邊,其實在我拍這個照片的時候體會了挺多這種現實的狀態。

記者:你走完這一趟行程,拍了照片之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呢?

李紅強:最大的感受就是體驗生活。是不是攝影無所謂,拍照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一些現實的東西,體會到一些現實狀態,而且對自己來説,是一種體驗生活的方式,一個人去外邊,就一個人,騎自行車,帶點兒錢,走了二十多個省,什麼都靠自己,會遇到很多危險,遇到危險以後怎麼解決,對自己也是一個鍛鍊。包括看到中國人怎麼生活的,走到一個地方只是看一個局部,但是走了這麼多地方,黃河、長江都走了,看到不同地方的人怎麼生活,他們有共同點,也有區別,而且我拍照片,我關注的還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選取這些人也是有原因的,我比較喜歡這些人,我跟他們是有溝通的,我的照片都是擺拍的,不是抓拍的,抓拍感覺很隨意,對被攝者不是很尊重,我都是跟他們溝通完以後才拍的。

而且我拍照片的時候故意把人拍的很小,場景很大,但是人很重要,往往烘託人的一種渺小,渺小但是很有尊嚴的感覺,在拍的時候會有這樣一個傾向在裏邊。

記者:你現在也畢業了,雖然現在忙著各種各樣的展覽,但是你對於你今後的一個有怎樣的規劃?

李紅強:7月5號我就要去上班了,做純藝術其實很艱難,一直在投入,回報是不可預知的,所以我肯定要先有工作,而且我現在是兩份工作,我白天干一份工作,在西二環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是當圖片編輯,當然這個工作喜不喜歡不知道,先做一兩年看看;晚上我教高中考前班的學生畫畫,既能堅持畫畫還能保持一定的收入,這樣比較好,而且一天都是充實的

記者:那今後對於藝術的想法是怎樣的呢?

李紅強:我拍的作品可以先參展,參展的目的既是學習又是推廣,因為我必須要把我拍的東西拿到社會裏面,得到認可或者得到批評,這樣對我做下一個作品或者是完善我的作品才會有好處,如果我拍照片不拿出來,只是放在電腦裏邊,其實沒有用。只有參加展覽,跟更多的老師、學者交流,才能吸收建議,這樣在我的專業上才是有幫助的

記者:攝影以後還是會繼續做下去嗎?

李紅強:可以説做一輩子,這樣説肯定太大了,但會一直做下去,因為這個東西我很喜歡。

記者:你們班上除了你以外其他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李紅強:我們班15個孩子就業的就我一個。五個去美國、去歐洲留學的,我覺得他們出國其實是逃避現實生活。還有幾個人會考研,不出國不考研就直接找工作了,還有一部分不做攝影了,可能做其他的。但是説句實話作為應屆畢業生,不管是哪兒畢業的,不管你學的怎麼樣一到社會裏邊都一樣,從底層幹起,從剛開始幹起,往往這種東西很磨人,你在美院這種地方是很理想的地方,沒人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到社會裏邊完全不一樣。

美院攝影專業十一年了,每一屆學生都是十多個,狀況都差不多是這樣的。因為藝術是沒法就業的,他不能直接為社會製造價值,像我們學校有數位專業和平面專業,這個是直接能面對社會的,他們就業率是最好的,每年大概在大三快結束的時候就有招聘的,他們就都業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