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術畢業生闖市場 學校當紅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1 09:09:16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參觀者在宋莊美院藝術中心欣賞清華美院學生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前來選購藝術作品的機構人員。

24歲的連培偉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的三件畢業版畫,在十分鐘內就成交了兩件。昨天下午,包括連培偉在內的數十位清華美院畢業生的194件作品,以《水木清華造型藝術展》之名,集中在位於宋莊藝術區的“美院藝術中心”展出。這可不是一場常規展覽,它是清華美院造型藝術學科首次將學生作品“推銷”到校外藝術機構,邊展出邊交易,在接下來的3個月裏,它們將繼續接受藝術機構和私人藏家的選購。

在這個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13年夏天,一度高居失業率榜首的美術學畢業生就業更令人關注。圈內學子也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畢業辦個培訓班代點課,晃晃悠悠一年再一年。“如果學校出面幫他們一把,這些未來二三十年後的藝術骨幹,就能在從藝路上走得順暢些。”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説。

清華美院

校園招聘會升格為VIP專場

今年,清華美院本科生畢業展別出心裁,在畢業展前夜,特地在陳列學生畢業作品的展廳裏,主辦了一場名為“VIP專場”的洽商會。現場主要有兩撥兒人,一部分是學院老師,一部分是受邀前來的藝術機構負責人,唯獨沒有畢業學生的身影。

“這一安排是我們有意為之,我們的確希望將它打造成一次交易會,可如果現場就讓藝術機構與他們相中的學生就某件作品討價還價,展廳就會變成亂哄哄販賣藝術品的集市了。”清華美院繪畫系主任鄭藝説,“我們最終目的是為我們的學生和對藝術有需求的社會之間,搭建起一個"以作品來説話"的平臺。”據他介紹,每件作品旁都擺放了一盒作者的名片,電話、電郵和微信一應俱全,有興趣的機構完全可以在展廳之外再與學生詳商。

據了解,當晚走進“VIP專場”的藝術機構中,既有今日美術館、北京時代美術館等非盈利美術館,也有來自798藝術區和宋莊的商業畫廊,總數接近20家。“具體成交數據還沒出來,但效果不錯,絕大部分作品都有著落,接到合作邀約的學生也不在少數。”鄭藝説,他早在去年就有籌辦“VIP專場”的想法,“當時覺得學造型的學生畢業後去向越來越難,進畫院、當老師幾無可能,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想成為職業藝術家,可很少有藝術機構願意"冒險"給他們一個機會。這時就得發揮"清華"這塊招牌的作用,由學校來出面搭建學生和社會接觸的平臺。”

今年三四月間,鄭藝就動員身邊的老師去找熟絡的藝術機構來參與畢業展。“我希望前來的藝術機構都是有水準和有需求的。明年規模會更大,想把拍賣行和一些藝術類媒體也納入進來。”鄭藝透露,學院今後還會不定期為學生舉辦類似作品展銷會的活動,“參展者不限定為畢業生,低年級的也可以參與。一些學生常常認為學校教的東西太枯燥,那好,現在就讓他們拿著自己的作品到市場上"遛一遛"。”在他看來,這將有利於扭轉一些學生的懶惰現象,“到時候,別人能一口氣拿出四五件作品,你連一件也拿不出,看你自個兒臉上挂不挂得住。”

中央美院

啟動十年畢業生跟蹤計劃

中央美院近日接連公佈了專為本校畢業生設計的新計劃,其中,名為“千里之行”的畢業生追蹤項目,尤為令人關注。在這個長達10年的項目裏,學校將為畢業學子創建一份份完善的藝術檔案。

具體負責這一項目的是央美人文學院副院長余丁,他解釋説,名為“跟蹤項目”,實際上是以參加每年“千里之行”畢業展的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全面、深入地對他們畢業後的藝術走向作實時記錄,建立起國內首套關於優秀畢業生發展狀況的數據庫。“它主要由三大塊組成,一塊是學生今後在社會上參加展覽的情況,第二塊是出版畫冊及發表的作品資訊和相關評論,最後一塊是關於他的作品市場表現,比如在拍賣上的價格及波動。”余丁介紹,僅今年納入進來的畢業生就有155人,十年下來會有一千多人。 “我們推出這一項目,就是想為一批批"央美造"的優秀學子提供更多幫扶,讓他們今後的藝術發展道路更為順暢。”央美副院長徐冰透露,這一數據庫今後將及時發佈在學院網站上,以便於市場對他們的藝術特點有更好的把握。

除了這一“跟蹤計劃”,央美今年還另設了“踐行”2013年度藝術計劃,從參與“千里之行”的青年學子中,遴選一批才俊參與到國內部分社區內部日常設施的藝術設計和實踐中去。徐冰説,學院歷來提倡“藝術家參與生活很重要”,他希望用這種方式能縮短學生由“學院派”向“實踐派”轉型的時長。

此外,據央美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介紹,繼2012年初在英國倫敦舉辦“千里之行—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優秀作品收藏展”後,今後還將在美國、西亞等地舉辦,目的就是增加畢業學子作品的“曝光度”。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