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術類畢業生找工作冷熱不均 失業率位居各學科前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5 20:46:38 | 文章來源: 紹興晚報

藝術類畢業生找工作冷熱不均 失業率位居各學科前列

藝術類畢業生找工作冷熱不均 失業率位居各學科前列

備考熱、培訓熱、報名熱……全國各大高校藝術類招生考試大幕拉開之際,藝考之風可謂熱浪滾滾。

那麼,藝術類專業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如何?他們工作狀態怎麼樣?本報“新聞深呼吸”欄目記者延續上一期的報道繼續調查。

有美術專業畢業生説

想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很難

最近幾天,應屆畢業生小丁(化名)走在街頭,很是感慨,特別是看著那些背著畫夾或樂器去趕考的藝術生,他想起了4年前的自己。那時,他也是一門心思投入到藝考大戰中,選的專業是美術。高考時他很幸運,靠突擊學藝如願擠進二本院校。但畢業後的嚴酷現實讓小丁感慨。

無奈之下,他選擇先回家“休息”一段時間。“可老這麼閒著也不是個事,難受的是老媽整天在耳邊嘮叨。”小丁説,畢業後,他已記不清投了多少份簡歷,面試了多少家單位。近半年來,只要有招聘會,他就跑去看看,卻始終沒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我想從事一份和專業有關的工作,可是這個專業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考公務員都太難了。”採訪中,小丁擠出一絲苦笑。

“我們專業一共30多個人,現在一門心思搞藝術創作的幾乎一個都沒有。”他坦言,跟班裏的很多同學一樣,當初考這個專業並沒想過以後做什麼,也沒去了解繪畫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現在有點後悔。

去年底,他終於幸運地成為了當地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行政人員。“工作簡單到類似電腦打字員,工資不到2000元,”小丁説,這個工作不過是一個“過渡”,不會乾太久,只要有合適的時機,他就考慮自己創業。“下一份工作最好是能跟專業掛鉤。”小丁説。

大學創意園

美術學院畢業生佔三成

去年6月,紹興文理學院美術學院染織藝術設計專業總共有21名應屆畢業生,剛畢業時,學校收到的反饋表顯示,大部分學生的第一份工作都選擇了與專業相符的工作。“有一家印染公司,一下子就從這個專業挑走了10名畢業生。”紹興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學生科副科長林國旗説。

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半年後,學校再次了解這些學生的就業情況,發現大部分人已經轉行。有的去了幼兒園、早教機構教小朋友畫畫,有的進了家裝公司搞圖紙設計,有的完全放棄專業知識,開起了網店,還有的創辦了自己的畫室,吃上“培訓飯”。

“畢業生換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工作量大,吃不消;二是工作環境不如以前想像的輕鬆,相對來説,女生能堅持下來的更少。”林國旗分析認為,設計工作經常要加班、熬夜,再加上結婚、生育,對女生都是不小的壓力。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藝術生畢業後創業的比例明顯高於一般專業畢業生,像文理學院的大學生創意園,30%的創業學生來自美術學院。

藝考畢業生的就業之路不平坦

近年來,藝考因分數低、錄取率高,被很多考生看成是上大學的捷徑,但4年之後的就業市場上,這些考生還將面臨嚴峻的形勢。對於不少考生而言,走藝考這條路,上大學容易就業卻難,他們只是在臨近畢業時才發現這個事實。

去年6月,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列出2012年中國大學畢業生“紅黃綠牌”本科專業,其中屬於藝術類的動畫專業被亮“紅牌”,藝術設計、美術專業被亮“黃牌”。無獨有偶,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也指出,美術學專業本科畢業半年後失業率最高,達到15.6%,其次是音樂類專業,失業率達15.0%。

紹興文理學院一位老師介紹説,美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一般為美術教師、美術編輯、美術指導、美術設計、文化藝術管理等,因為專業特點所限,就業方向確實比較窄。

藝術創作之路同樣艱辛

一位高校美術老師告訴記者,現在社會上有種觀點,認為美術專業畢業生一幅作品可以賣幾千甚至幾萬元,這完全是誤區。“要好幾屆學生才能碰到一個畢業就從事藝術創作,並以此來謀生的。即使是這樣,也只是偶爾一幅作品賣出幾萬元。現在藝術作品銷量沒那麼大,大家買藝術作品還要通過作者身份地位和資歷,認定作品價值,剛畢業的年輕人要想靠搞純藝術謀生很難。”

“所謂藝術類專業的就業,往往是和專業聯繫在一起的,如果學生不是真正對這門藝術感興趣,即使升入大學,也會因為缺乏後勁,在藝術生涯中逐漸被淘汰。”林國旗説,考生若不是對藝術特別感興趣,最好不要輕易報考藝術類專業。那些靠著藝術優勢而文化成績低分考進來的學生,進校後由於和其他學院學生同班上課十分吃力,每年都有不少人無法順利畢業。

應用型畢業生市場走俏

美術教育專業就業形勢嚴峻

記者通過走訪紹興各大招聘會和對藝術類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今年應用美術類專業的畢業生市場走俏,而美術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

比如,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畢業生就業就受到了市場不景氣的影響;應用美術類專業是指高校開設的以美術作為培養基礎的應用導向型專業,像室內與景觀設計這類專業。一名該專業的2012屆畢業生向記者透露,該行業目前人才需求量較大,學生畢業後基本都能找到工作。

在去年紹興文理學院舉行的招聘會上,工業設計類企業增加不少。“每年美術學院的染織專業畢業生約為20~30人,可這麼多人依然滿足不了企業的用人需求。”紹興文理學院就業指導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

相比之下,美術教育等專業的就業情況則較為嚴峻。一位美術學(師範)專業學生小劉告訴記者,現在要找到一份美術教師的工作越來越困難了,她所在班上不少還在尋求教師職位的同學已陷入了迷茫的境地。小劉為了避開“就業大軍”,選擇向攝影方向發展,“與應用美術類專業相比,美術教育學就業面狹窄是弊端。”她説。

觀點:藝考不能陷入功利化陷阱

對於有藝術天賦和基礎的學生來説,選擇藝術成才,這是好事,且應大力鼓勵和引導。然而,在採訪中,不乏一些文化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認為直接參加高考無法踏入理想的大學,轉而將藝考看做一條“規避競爭”的捷徑。

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學生學習似乎更加功利,只顧專業不顧文化;有些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在教育上出現了“厚此薄彼”,過於側重專業課的培養,而忽視了文化課。

然而,一些藝考生進入大學後,對所選的專業並不感興趣,轉專業無望之後,便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白白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紹興文理學院美術學院一位老師也反映,不管是哪門藝術,都需要有創新能力,而對於藝術生來説,僅僅是按部就班的學習,肯定行不通。

此外,突擊“學藝”對考生未來的發展也會埋下隱患。很多藝術院校的專業老師也善意地提醒家長們,江湖上教授的技巧很可能和學院派格格不入,老師們寧願接受一張白紙式的考生。而殘酷的就業現實更是不斷打擊著懷抱藝術夢的考生們,不僅“藝考”早已從“捷徑”變成了“獨木橋”,藝術生的就業更是比普通大學畢業生困難得多,很多品牌藝術學院畢業的學生也是畢業就失業,大部分人最終選擇了不對口的專業和比自己更加專業的畢業生爭奪“飯碗”。

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文化知識的積累不僅僅直接關係著每個人的修養,也是對藝術生的創作有著間接的作用。尤其是走上了社會,藝術生的專業創作,最終拼的還是其自身的文化修養。

因此,對於考生來説,不應盲目跟風,更應看是否具有藝術方面的可塑性,理性對待藝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