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國畫大家談畢加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5 14:41:32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方增先

 

對於很多學習水墨畫的人來説,《怎樣畫水墨人物畫》是一本不可忽視的經典教材,小小的一本冊子,啟蒙了許多當今在國畫藝壇上響噹噹的人物。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的何家英説,看到畫冊上的那張素描時,似乎都聞到學畫時撲面而來的炭筆粉和素描紙的味道,太有感情了,也太熟悉了。“方先生那本書對我們的影響可真是太大了,書裏面最基本的道理能讓你一下子走到正道上來。”

何家英口中的“正路引導者”就是本期主人公方增先——“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和推動者。

藝考前沒見過石膏像,誤打誤撞進入美術圈

1931年,方增先出生在一個普通的鄉村家庭,父親為當地小學教師,由於受家庭環境影響,年幼的方增先對藝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媽媽是農村婦女,她喜歡畫繡花樣,把《芥子園畫譜》上面的圖案臨摹下來,稍作修改,就變成繡花樣了。這個《芥子園畫譜》哪來的呢?因為我外婆是城裏人,她有點美術方面的愛好,家裏也有《芥子園畫譜》、《點石齋畫報》這類的書。”從小就看著媽媽對著畫譜刺繡的方增先,也有模有樣地開始了他的“藝術道路”。

1949年,18歲的方增先不假思索地隻身走進了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考場。到了考場一看,竟然擺著個石膏像,對於這個陌生的玩意兒,方增先顯然慌了神——他只帶了一支HB的鉛筆。煎熬了一個小時之後,靠著一支旁人掉落在地的木炭筆,方增先交出了他的考卷——一張涂得烏七八糟的素描寫生。令人意外的是,他被錄取了。“像我這樣子為什麼能被錄取呢?因為當時學校傾向進步的學生,一解放全部南下跟部隊幹革命去了,所以留下來的很少。當時文化部要求學校一定要招夠多少人,但是來報考的人數還不夠招收人數,等於是來一個招一個,我就這樣撞進去了。”

打基本功講求“背”,藝術情感講求質樸

在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方增先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理論,他説他畫畫講求的是“背”。為了更加精準地了解人體結構,包括每個骨頭的位置,每條肌肉的紋理,方增先甚至跑到醫學院去看屍體解剖,“一塊骨頭一塊骨頭地看”。到了後期,模特只需要在他面前站上一會兒,他的腦子裏就已經有這個人的整體模型了。“我腦子裏的這個人,比我眼前看到的人要準確。”談到如今藝術專業的學生缺乏這樣的基本功訓練,方增先的態度是,問題還是出在老師身上,很多老師就沒有這種基礎。

上世紀50年代,國畫的改革問題漸漸被提上日程,如何用傳統的中國畫來表現當代社會的變革和人民生活變化,成為新一代年輕國畫家要完成的歷史使命。1955年,方增先創作出了《粒粒皆辛苦》這幅表現農民收割麥子的作品,成為了當時主題性現代人物畫的典範之作,也為他日後的創作鋪墊了一個方向。“國家號召要注意節省糧食,糧食問題很重要。正好那個時期我到敦煌去,在路上看到北方農村收割麥子的場景,我腦子裏的構思就出現了,這是典型的中國農民愛惜糧食的思想。我覺得這個主題很好,既是生活的,又是創作的。”

1983年,方增先離開任教多年的浙江美術學院,赴上海中國畫院工作,到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遠赴青海玉樹寫生,這對於自小便有胃病的方增先來説,可謂是一次冒險。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高原寫生,這一堅持就是數十載寒暑交替。

在與高原牧民的直接接觸中,離開故鄉五十多年的方增先,仿佛一下子被什麼觸動了。“我一到藏區,就被他們那種從骨子裏散發出來的質樸打動了,他們的那種真,在我們的現代社會裏,已經消失殆盡了。”正是這份來自高原的質樸,為方增先的藝術創作埋下了厚實的情感基調。在其日後創作的大量以藏族牧民為題材的作品中,這一情感也借筆墨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