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有沒有當代藝術的成功模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26 09:46:36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當代藝術在中國自産生到現在大致可以用30年這樣一個時間來劃定其時間範圍,而要在這短短的30年內來梳理何種發展模式是成功的顯然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理性的。但當代藝術有科學性嗎,它的發展是理性的嗎?諸如此類的疑問有很多,在這裡我們暫且不做判斷,因為至今為止,中國土生土長的當代藝術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價值評判標準,單單依靠市場的數據也很難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在此,也就容小編姑妄言之吧。

首先在討論當代藝術的成功模式之前,有幾個問題是必須先做解釋的,一個就是何為成功?再者,當代藝術內有沒有固定的成功模式的存在?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解決,當代藝術的成功模式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如何界定藝術家的成功與否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作為現今最為便捷的網路資訊,百度詞條給成功做出了如下的定義:成功就是達成所設定的目標。成功其實是一種感覺,可以説是一種積極的感覺,它是每個人達到自己理想後一種自信的狀態和滿足的感覺!總之,我們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各不相同的,而達到成功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先要學會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東西。對於以上的定義,個人覺得將其拿到當代藝術內是不合適的。首先,當代藝術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並不完全取決於藝術家個人的努力,很多時候個人的努力與最終的目標之間存在很大的距離,而這樣的例子在當前的藝術圈內可以用普遍來形容;其次,藝術家並未設定固定的目標進行藝術創作,甚至是在進行無意識的個人創作,他們的創作動力更多是來自對於藝術本身的喜愛,當然這種喜愛可能會持續很久,也可能在具備了某些物質財富之後發生偏移;最後,每個人對藝術的追求決定了各自所選取的藝術道路,但大的範疇卻並未脫離藝術。如此説來,當代藝術就成為所有為其奮鬥的藝術家的共同舞臺,在如此狹小的空間範圍之內,成功的定義就變得更加狹隘——“名”、“利”。

就目前的當代藝術界而言,單純求“名”的藝術家變得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將“名”與“利”看做自己追求的最終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界定當代藝術界的成功也就顯得更加容易一些。“名利”兼備者即為當代藝術的成功典範,而從他們出發,探求當代藝術的成功模式才有可能成立。求“名”者減少並不代表當代藝術的墮落,相反,這是大勢所趨。歷史是很好的證明,我們在今天奉為“大師”的許多先賢之輩,如梵谷者,不求“名利”,最終流落街頭,餓死於繁華的巴黎,諸如此類者有很多,他們大都在死後留下了供世人瞻仰的巨大身影,但生前呢?可見有“名”者並不一定有“利”可圖?而求“利”者增多亦是時代所趨,怪不得藝術家個人。藝術創作同樣屬於社會分工之內,只是有人將其看做一份興趣愛好,而將其視為職業者也必定需要從中獲取相應的生活物資以保證其生存現實,已寫入藝術史中的畢加索、安迪·沃霍爾等人都是很好的例證,他們都在生前死後供人瞻仰,奉為大師,他們的作品也一如生前獲得市場和藏家的認可,如此者,生前“名利”兼收,死後同樣未減分毫。回到當下,在藝術界“名利”兼收者眾多,如植根于本土的“四大天王”、川派鄉土畫家和走國際路線的“四大金剛”等人,在目前看來,他們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範疇內的“大師”、“明星”級人物,他們自然屬於成功者之列。同樣,我們也可以以他們為標準來討論之前與之後的藝術家群體。生活于上世紀40到70年代的藝術家,沒有所謂的“名利”之爭,他們所處的年代也不允許這樣的狀況出現,有“名”者居多,而逐“利”者很顯然無法生存,如當時的徐悲鴻、李青萍等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群體,他們更多的是為政治服務,為社會服務,在一個由強大意識形態所控制的時代大背景之下,藝術家的成功與否與市場無關、與學術無關,只與政治有關。

新生代藝術家在當下逐漸嶄露頭角,成為眾多藏家和機構爭奪的首要目標,他們的作品更接近當下的生存體驗,同時他們獲取成功的方式比起他們的前輩要更加多樣,對網路、市場與媒體的熟悉和了解也要遠遠高於他們的前輩,在更加自由的創作環境裏,“名”、“利”雙收並非難事,相對的,在中國當代藝術界,新生代藝術家所佔據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大。而一些更加年輕的藝術家群體,由於話語權的不足,仍處於“名利”雙收的初級階段,雖然他們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但受限于自身和整體大環境,成功也並未如外界想像般容易獲得。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