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對話教育部高教評估中心處長:大學,品質怎麼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22 10:18:48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大學,不是以學生數量而稱勝的,品質,才是大學立足的根本。而為大學設立系統化的品質標準,無疑是丈量大學品質的尺規。從這個意義來看,品質標準是高等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大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制定教育品質標準迫在眉睫

    朱振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研製教育品質國家標準,推進品質保障體系建設。在您看來,提出研製品質標準的背景何在,有什麼必要性和緊迫性?

  劉振天:教育品質標準,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同時又是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非常重要,也非常緊要和緊迫。國家提出研製教育品質國家標準和建立健全品質保障體系,是順應國家發展需要,加快提升我國教育水準,促進教育持續發展的戰略步驟。

  事實上,提出制定國家教育品質標準和建立健全教育品質保障體系,並不是《規劃綱要》的首創,早在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就明確提出了這一要求。但要看到,形勢、環境和任務已今非昔比了。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規劃綱要進一步描繪了未來十年教育發展目標: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進入學習型社會。這為我們提供了教育品質標準的總體前景。

  朱振國:而且,在我國教育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更需要建立科學的品質體系。

  劉振天:是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新發展的結果,客觀上要求重新確立高等教育發展新秩序,包括新標準。而目前高等學校發展定位不清、目標趨同、缺乏特色,人才培養品質參差不齊,迫切需要加以規範、調整,因此迫切需要研製國家教育品質標準。

    育人,高教品質標準的核心

    朱振國:研製教育品質標準可能很複雜,因為這涉及到如何界定品質標準問題。

  劉振天:的確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研製品質標準任務和要求,但卻未能得到及時響應的重要原因之一。我認為,研製教育品質標準,一個最為基本的前提,是要弄清教育品質標準的內涵,把握教育品質標準的結構與特點。

  品質標準是高等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衡量高等教育活動效率、效益及其價值意義的基本尺度。由於高等教育本身是由多因素、多目標、多形式、多類別共同作用下的複合系統,所以,其品質標準也不可能是單一的,而是複合的。在複合標準系統中,有些是根本的、核心的、主導的,有些則是支援的、保障的、調節的。前者主要指人才培養目標系統,後者指為完成培養人才目標提供的人力、物力、制度、技術、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保證系統。歸結到一點,兩大系統品質標準所解決的是培養什麼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朱振國:根據上述劃分,研製高等教育品質標準,就必須進一步研究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系統和保證系統的標準。

  劉振天:是的。以培養目標為核心的高等教育品質標準,從宏觀到微觀至少有四個層級。第一級是高等教育目的或教育方針;第二級是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等教育培養目標,它規定了同一層次或同一類型高等教育培養人的規格要求;第三級是專業培養目標,即在專業領域內對專門人才的具體要求;第四級是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

  高等教育活動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工作需要一系列條件來支援和保障。

  不過,在我國,無論是品質核心標準還是保障標準,都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最集中表現就是品質標準體系不健全,落後於時代發展需要。就核心標準看,一是標準的價值導向過分強調社會要求,忽視人的發展需要;二是標準之間界限模糊,不同層次、類型和形式的高等教育,培養目標雷同,區分度不高,特色不明顯;三是專業培養目標要求過於籠統,沒有深入細緻地闡明學科、社會和學生發展對人才素質及其培養活動所提出的具體要求,由此導致課程體系比較混亂,降低教育活動效益。就保障標準看,缺乏科學合理的院校辦學條件標準、專業設置標準、師資配置標準、教育投入標準、過程監控標準,並且整體上看,保障條件薄弱、區域差異明顯。

    立品質標準需協調四大關係

    朱振國:能否談談具體辦法,新的品質標準應如何著手?

  劉振天:我們在研製品質標準時,應該正確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係。  國家應該依法儘快制定統一的、最基本要求的高等教育品質標準,用以規範各級政府、學校的辦學行為,確保高等教育基本辦學條件、基本管理和基本品質達到合格要求,在此基礎上,研製適合於不同層次、類型、功能、職能與戰略的高等教育品質標準,實現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和創新性發展。

  繼承性與發展性的關係。  在教育品質標準問題上,我們過去有一定的基礎,並不全是白手起家的。比如,國家關於高等學校設置條例、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學位條例、專業教學規範、監測評價標準等,都是國家品質標準的一部分,問題是要對這些規範、標準加以整合和協調,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並相互支撐,同時與時俱進。

  一般性與重點性的關係。  高等教育品質標準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政府、學校與社會,目標、過程、結果,硬體與軟體,哪一方面都不能忽視,但也不能等量齊觀不分主次,應該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和現有條件,有步驟有重點地加以研製和建設。比如,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有兩條,其一是研製最基本的品質標準,確保所有高等學校辦學條件、教育管理和品質達標,其二是對高等教育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層分類,這既是規範管理和鼓勵特色的要求,也是研製品質標準和提高品質的前提要求。

  自上性與自下性的關係。  在研製品質標準問題上,國家或政府應發揮規範、引導和評價的作用,學校也要積極參與標準的研製,特別是要結合自身實際,將品質標準內化在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上下協同,方能將品質標準落到實處和發揮作用。

  朱振國:對於高校來説,這也是一個要求很高的工作。

  劉振天:應該説,教育品質標準目前也引起了高校自身的重視。我們高興地看到,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的加快,高校自身也迫切感到制定自身標準的必要性。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動選擇地方性、應用型和教學型的辦學道路,強調與老大學錯位發展,以應用型專門人才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教育標準、培養規格與教學模式,這是彰顯品質和特色的必由之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