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戲劇,公共空間中的集體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05 14:02:29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哭和笑的學校

戲劇(Drama)這個詞源自於古希臘語的Dran,意思是去做出有意義的動作;而劇場(Theatre)來源於古希臘語的Theatron,意為一個讓我們觀看的場所。克裏斯·庫佩認為,戲劇使許多人處於同一個空間中,是一種在公共空間中活動的集體藝術。

我們今天談論古希臘戲劇的時候,往往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文學的形式,而忽視了它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實際上,在古希臘,劇場作為一個群眾性的社會活動場所,既是教育公民的學校,也是公民表達自己政治意願的主要場所。可以説,戲劇體現在“他們的日常意識”中,當時人們還會去劇場尋求公正。“古希臘悲劇作家歐裏庇得斯是懷著極大的同情心寫《美狄亞》的,他把自己的心理動機帶進劇作中,將傳統史詩中的英雄像帶有問題的平常人一般呈現出來。”在克裏斯·庫佩看來,歐裏庇得斯在美狄亞復仇的故事中暴露和批判了種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而將現實問題進行戲劇化的展示,恰恰體現了戲劇舞臺作為一個公共空間的本質。

但後來,古羅馬時期的戲劇開始強調節慶娛樂功能。如今的我們是不是也像生活在古羅馬時期?戲劇在現代劇場中大都也是作為一種娛樂方式,而不是讓人了解如何成為一個人。如果説現代小説為現代公共空間的開創提供了“敘事的動力”,那麼戲劇則為公共空間提供了一種敘事的方法。克裏斯·庫佩肯定英國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斯林所説的“劇場是一個民族當眾思考的地方”,也對西班牙戲劇家洛爾伽的“戲劇是哭和笑的學校”深表同感。西方現代戲劇中有一種“討論式戲劇”,挪威劇作家易卜生提出的“社會問題劇”與愛爾蘭劇作家肖伯納的“思想劇”概念就在此列,他們倡導“思想大於情節”,劇中人物重在討論自身的問題和處境,從而使觀眾更注意戲的思想而不是戲的激情,戲劇能很好地用來探尋自我和社會的關係。

“其實,我們的公共空間不僅僅是那些被監控錄影守衛著的百貨商場、超市,還應該包括戲劇。公共空間不僅僅是物質形式上的,更可以是精神層面上的。”克裏斯·庫佩表示,探討當下許多人共有的情緒,就是劇場公共性的表現。“戲劇能讓觀眾在兩三個小時裏,想想那些難以理清説明的美好與糾結,比如愛情。”克裏斯·庫佩希望大眾能走進劇場,參與戲劇公共性的建構,把劇場變成一個創作人員和觀眾“交流思想、分享體驗的會場”。

我們從小就聽過《狼來了》的故事,聽到這個故事,頭腦裏首先浮現的是一個撒謊的小孩兒,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這個小孩會自己一個人在山上放羊?他為什麼要喊“狼來了”?是不是因為他很孤獨?克裏斯·庫佩提醒大家,也許有一種教育是我們缺失的,那就是戲劇教育。在這個故事裏,其實我們可以放下已經習慣了的説教思維,而去扮演一下這個喊“狼來了”的小孩,去體會他的內心世界。

“戲劇是一種思維方式,可以被應用到教育中。”克裏斯·庫佩負責的歐盟DICE(戲劇改善教育標準能力)項目,就是研究戲劇如何參與提高歐盟的教育標準。他認為,這種起源於英國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故事進入人們的世界,是一種通過戲劇活動來培養同理心、自信心、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藝術教育方式。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