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高校博物館如何實現由"校內"向"公眾"服務轉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16 18:59:45 | 文章來源: 陜西日報

高校博物館是我國文博事業的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它是高校從事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進行人才培養、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等活動的重要平臺。目前我國高校博物館的數量已達150多座,其中,僅陜西省備案的高校博物館就有18座。然而,這些保存了諸多文化與歷史記憶的博物館,大多數卻面臨著尷尬境地——“養在深閨無人識”。那麼,高校博物館能是由“封閉式”走向“開放式”嗎?博物館的功能是否由單一的服務學校,拓展為服務社會公眾,實現由“校內博物館”向“公眾博物館”的轉變呢?

惋惜:養在深閨無人識

記者走訪了西安一些高校博物館。在陜師大圖書館一座副樓中有一座女性服飾博物館,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館內陳列的各色精美女子嫁衣堪稱一絕,款式幾乎涵蓋了國內各民族不同種類的嫁衣服飾;這裡還珍藏有女書等1200余件與女性有關的藏品。陜師大博物館中除了擁有這座號稱中國唯一的婦女綜合博物館之外,還包括歷史文化館、陶瓷藝術館、書畫藝術館這三個展館,展室面積約2性有關的藏品。陜師大博物館中除了擁有這座號稱中國唯一的婦女綜合博物館之外,還包括歷史文化館、陶瓷藝術館、書畫藝術館這三個展館,展室面積約2000平方米;然而,陜師大博物館平日十分冷清,除了接待少量學生和專程來訪的專家學者外,幾乎與外界很少聯繫。

享有盛名的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館藏各個時代的各類文物標本2萬件左右,其中,三級以上文物130余組件。但是除了圈內專家和大學生外,這座設在西大文博學院三樓的博物館幾乎與世隔絕,館藏的那些珍貴的仰韶文化陶器,商周時期青銅器,唐代麵食器具只能與寂寞相伴。陜西醫史博物館主要展出了700余件(套)中醫藥珍品文物,其中有31通中醫藥石碑,20幅珍貴拓片,58幅精彩展板,11幅醫家畫像、醫事圖畫以及兩個大型針灸銅人(倣)和保存完整的明代幹屍等……。但遺憾的是,館藏豐富的高校博物館卻常常是門可羅雀。

其實,眾所週知,我國各省市的高校博物館並不像西方國家那樣“破墻開館”,面向社會大眾。它們往往佇立於校園一隅,服務對象狹窄,用途單一,主要是用來服務相關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這並沒有將高校博物館的價值充分凸顯出來,其教育服務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資源利用率不高。那麼,高校博物館該如何擺脫困境,其發展之路究竟在哪?

啟示:走出校園面向社會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當我省眾多的高校博物館都處在“養在深閨無人識”的狀況下時,位於楊淩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博覽園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發展思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擁有包括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等在內的5座專業博物館和蝴蝶園、樹木園,是集教學、科研、科普于一體的重要學科基地;也是一個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觀賞性于一體的農業科技知識大觀園;更是集標本展覽、園林觀賞、旅遊休閒于一體的農業科技旅遊景區。該校博覽園、博物館已成為楊淩著名旅遊景點和全國著名農業生態科普旅遊主題景區。

去年7、8月份,中央領導劉延東批示國家文物局開展全國高校博物館專題調研後,調研組曾專程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在參觀了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動物、昆蟲、土壤、植物等博物館和蝴蝶園、植物分類園後,認為該校農業主題博物館組群創造了許多全國乃至世界第一,無論是藏品還是展覽水準都在全國高校博物館中首屈一指,是目前我國高校博物館建設的典範。

為了更好地面向社會,博覽園投入大量資金,多措施、多渠道的進行宣傳,並成功策劃了一批假日活動,例如“學問楊淩”昆蟲之旅夏令營活動;“逛農高會,遊博覽園,票價只需20元”等活動。一系列的活動甚至吸引了來自台灣的中興大學、高雄大學、台灣大學等院校的師生走進博覽園,體驗華夏農耕文化;也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的數百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願者,參觀了博覽園。如今的博覽園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約15萬人次,成為全國高校博物館堅持每天開放、接待觀眾最多的博物館組群。博覽園也先後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全國人大、政協、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內外各級領導及大批知名人士1000余人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目前已成為國內高校博物館中接待人數、門票、旅遊紀念品收入最多的博物館之一,為我省乃至我國高校博物館面向公眾,服務社遊紀念品收入最多的博物館之一,為我省乃至我國高校博物館面向公眾,服務社會,持續發展趟出了一條生路。

展望:“公眾博物館”值得期待

但是,想讓大多數幽居校園中的博物館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那樣走出校園,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需要一個過程。首先很多學校對博物館的定位有失偏頗。一些學校僅將博物館作為科研、教學的載體,忽略了它還是對外宣傳學校的窗口和加強學校與社會交流的平臺,造成高校博物館生存艱難、社會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其次是經費不足。絕大部分高校博物館收支嚴重不平衡,門票收入微乎其微,盈利較好的高校博物館每年也只有幾千到幾萬元的收入,僅能作為補貼用途。水電、設施建設、陳列設計、工作人員勞務、藏品投入的巨大花銷是微薄門票收入無法承擔的,只能從學校的教育經費中扣除,而提取的數額也沒有明確的比例。由於經費匱乏,博物館在布展的規模和次數、宣傳的力度上都要大打折扣,因此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影響力得不到散播。

對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副主任陳群輝認為,對高校博物館而言,自身觀念轉變很重要。過去一些高校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一直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其實,高校博物館只有做好社會服務,才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因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已經過時了,高校博物館要有主動宣傳自己的意識。

針對資金短缺的現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副主任魏永平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重視高校博物館的建設,在人員編制和經費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促使高校博物館健康發展。此外,專家們認為,高校博物館應完善自身造血機能。解決博物館經費問題不能僅“等”、“靠”、“要”,博物館要學會爭取社會投資,把握融資機會。國家應允許高校博物館利用捐贈資金運作,以收集文物和標本等;應允許博物館增加臨時編制,用於安排講解員等服務性工作人員;此外,應幫助高校博物館完善自身造血機能,允許博物館搞紀念品開發等,以增加收入,實現以館養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