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碩士研究生必鬚髮表論文的規定應該取消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1 09:47:50 | 文章來源: 東方網

目前,我國有400多所高校具有招收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在校碩士生有126萬多人。而在精英教育階段,在校碩士生僅幾萬人。當時對碩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也規定:碩士研究生“應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顯然,在精英教育階段,研究生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學術型、研究型人才,“以科學研究為主要學習手段,以獲取碩士以上學位為目標的大學本科後高等教育”。於是,不少高校自行規定碩士研究生不僅必須完成畢業論文,而且在校期間還要在公開刊物上發表1~2篇論文方能畢業,這一要求至今在多數高校未變。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和研究生急劇增長,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從原來的幾十所增加到幾百所,不可能每所高校、每個專業都能培養出這麼多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社會也不需要這麼多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當今社會最缺的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而不是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近些年來,研究生就業市場最青睞的也是知識面較寬、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應用型研究生。如工程類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多數從事第一線的管理工作,教育類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多數到高校、中學從事學校管理工作。但是,就業市場的導向變化沒有引起高校的關注,目前許多高校對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和方式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階段,即不是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上下功夫,而仍在培養學術型、研究型人才上下功夫,逼著他們必須撰寫論文、發表論文,這是不切實際的。目前中國的學術期刊只有2000多種,按每本期刊可以發表文章20篇、每月出一期計算,一年可刊登論文40萬篇左右,即使全部讓研究生用,也遠遠不夠。

強制碩士生發表論文危害性很多:一是研究生品質不高,適應性不強。我國能培養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的高校和教師不多,大多數高校和教師不具備這方面的條件和能力,大多數碩士研究生也不具備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的基本素質。除部分“985”、“211”高校及少數高水準高校和學科外,大多數高校、大多數碩士研究生若朝著研究型、學術型方向發展,是勉為其難,品質難以保證。學生畢業後不倫不類,既不能從事研究工作,又不能從事管理工作、技術工作。二是為了應付發表論文,迫使研究生們為論文而論文,急功近利、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之風盛行,花錢買論文、花錢買版面愈演愈烈。不少研究生進校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學業、能力培養上,而是放在應對論文上。面對學長們“課可以少上點,畢業論文可以隨便點,但發表不了論文誰也救不了你”的“忠告”,有些人憂心忡忡、精神不振,影響了自己全面素質的提高。三是助長了社會不正之風。為了“適應”高校和研究生的需求,有些不法商人把學術刊物變為賺錢工具,“代發論文,500元,包過”、“付費即可發表論文”的小廣告在高校校園裏到處可見。筆者在“百度”中輸入“付費發表論文”,可得到50多萬條的搜索結果。“代寫論文”、“代發論文”已形成産業鏈,助長了“錢學交易”不正之風的蔓延。研究生能否畢業的評判權不在導師、學校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不法商人手裏,實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由此,對我國大多數高校而言,碩士研究生必鬚髮表論文方能畢業的規定應予取消,把廣大研究生從論文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為此,筆者有三點建議:

一是高校要改變對研究生的學術評價體系,“發表論文”並不是衡量研究生學術水準的唯一標準,針對不同學校和專業的學生,應採取不同緯度的評判標準,如重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教育以培養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為主,應該有相關的論文要求;大多數高校是培養應用型研究生,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擴大知識面、增強實踐能力上,重視碩士研究生的學術報告和學術活動即可,不必強求發表論文,重點把好畢業生論文、畢業設計關。二是高校要為研究生創造一個寬鬆、活躍的學術氛圍,讓研究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究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參加必要的科研活動,鼓勵研究生撰寫論文,提出新的觀點。三是可以規定研究生參加必要的學術講座、學術報告、學術研討會以及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培養其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大多數碩士研究生應將其主要精力用於專業知識的拓展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如文科類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能説會寫”、“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上下功夫,以適應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要。

據了解,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已經在2007年取消了“發表論文與研究生畢業掛鉤”制度,值得我國其他大學效倣,把廣大碩士研究生從發表論文的桎梏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得以自由、健康地發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