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獨家訪談:適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2 16:00:32 | 文章來源: 新浪教育

  主持人尹俊:各位親愛的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新浪嘉賓訪談間。此刻坐在訪談間兩位重量級的嘉賓,第一位是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2011個性化教育國際會議組委會主席顧明遠顧教授,同時請顧老師跟廣大的網友打個招呼。

顧明遠:網友朋友下午好。

主持人尹俊:第二位嘉賓是北京四中初中部校長常菁常校長,歡迎您。

常菁:大家好,非常高興有這樣機會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尹俊:跟各位網友介紹一下,今天請到四位專家接受訪談,現在是第一組兩位專家跟大家對話。今天要聊的話題是為了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民辦教育學會將於2011年8月在北京舉辦2011年個性化教育會議,擬通過徵集國內外論文集開展會議交流,深入探討在全球化、資訊化和終身學習背景下,個性化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及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總結中國推進個性化教育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研究新形勢下個性化教育有效模式,探究個性化教育的理論體系,為深化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供重要的啟迪。

本次會議組委會與新浪教育達成網路獨家合作夥伴關係,所以我們把主辦和合作方領導請到現場,跟我們一起探討相關的話題,通過此次視頻訪談的形式,將與廣大網友互動討論,破解基礎教育熱門難題,分享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果。

馬上開始我們的對話,第一個問題請教顧老師的,您曾經談到過説最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這個重要的思想已經被寫進國家的教育規劃綱要,是什麼原因,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以及期望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使您提出這樣重要的命題呢?

顧明遠:個性化教育,現在是世界的趨勢。我們要培養人才,人才的素質也好,環境也好,都有不同。所以我們必須要按照他的素質,他原來的一些天賦的素質,以及他的愛好和特長,來加以實施教育,他的潛在能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這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因為每個人都有差異,這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孔子早就講了我們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來進行教育。這是我們的傳統,也是現在時代的要求。

主持人尹俊:傳統和時代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樣的話題請教四中的常校長,您覺得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常菁:四中在辦學過程中有一個指導思想,其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處理好德智體全面發展和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關係。我們談到的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主要是考慮到在青少年發展最重要的階段,一個孩子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他的人文情懷和科學的精神,都是在這個時期奠定的。我們這個階段的全面發展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展來講,應當是一個為他奠定很厚實的基座,有了這樣寬厚的基礎,一個孩子在今後追求人生的幸福和事業成功的過程中,我想他才能夠走得更遠。當然了,必須要強調的一點是全面發展並不是平均發展,並不是我們要拿同樣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我特別同意剛才顧老師談到的:我們對學生個性的教育,每個孩子與生俱來都有他自己非常獨特的天賦和才能,因此我們在為學生打好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的同時,必須要關照到每個生命個體的差異,這個也是我們對於生命,對於每個學生真正的尊重。

主持人尹俊:想問顧老師,您也談到大師級的人才培養問題,七星區能力、意志是關鍵,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培養其創新能力,剛才聽了常校長的觀點,您怎麼來看待?

顧明遠:我經常講教育有兩條,一條就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為什麼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要把我們的愛心,跟學生溝通,使他得到老師的愛,家長的愛,社會的愛。從學習來講,他應該有興趣,有了興趣以後,他才能夠刻苦學習,如果他對這樣的學科,這樣的事物沒有興趣,就不會很好地學。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從哪來,一個是從他原有的天賦,他的特長,比如説我們學生是有差異的,比如有的學生是邏輯思維比較強,有的學生是形象思維比較強,有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長處。所以我們講所謂叫全面發展,我的理解不僅僅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德智體當然要全面發展,所謂全面發展就是他的腦力和體力得到充分自由地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要培養一個創新人才,培養一個傑出人才,你就要把他的潛能也就是他的身心、體力和腦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出來。這樣他才能慢慢成才。特別要在中學裏培養他的專業興趣,我們現在很多中學生報考大學,沒有自己的興趣,沒有自己的愛好,這樣子怎麼能培養出傑出人才。

主持人尹俊:選擇權不在他自己。

顧明遠:更重要的是要讓他自己對每個專業,每一項學科有一個興趣愛好。這樣能夠把他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他才能夠成為很好的人才。

主持人尹俊:常校長,您是不是贊成顧教授説的這種“把選擇權還給學生”的觀點,您又是怎麼樣來理解這個觀點的意義的?

常菁:把選擇權還給學生,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們教育民主的真正體現。當然在現實情況下,現在由於整個社會大的輿論背景和我們家長對學生過高的期望,我們的孩子現在背負了更多的是一種學習的負擔,沒有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從中沒有獲得的真正的享受。當然這是一種很現實的情況了,要得到改善,可能不是一天、兩天或者短期內,跟整個現在的體制都有關係。我覺得在學校這個小的空間裏,我們試圖去努力創造各種各樣的機會,來讓我們的學生去學會選擇,比如説很多學校都開設了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選修課,包括為學生有很多活動的機會。在學習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學生更多的成為學校的主題去參與他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選擇。

把學習的選擇權還給學生,是我們對於教育規律的一種尊重,對於生命的一種尊重。所以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在心平氣和的過程中,能夠傾聽到他自己內心的聲音,能夠自然而然地去成長,更好地發展。

顧明遠:舉個例子來講,我曾經到一個縣裏開會,有一個孩子是清華大學藝術系的學生,他就講他的經歷。他初二的時候已經學不下去了,覺得學習很困難,他的爸爸讓他輟學。既然考高中也沒希望了,還是回去種地吧。但是有一個老師看到他喜歡畫畫,就做他爸爸的工作,中學、初中是義務教育階段,應該讓孩子繼續上學,同時你這個孩子很喜歡畫畫,沒准將來會有出息呢。他的爸爸把他送回學校去了。送回學校以後,他畢業以後,考上了中等的藝術學校,中等藝術學校畢業以後,就到一個廣告公司工作,工作了幾年就考上了清華大學的藝術系。如果沒有這個老師,慧眼識真珠,看到他有一定的優點,很可能這個孩子現在還是一個農民。所以我們的老師一定要看到學生身上都會有一些閃光點,都會有他的特長,要充分發揮他的特長,他將來就會成才。

主持人尹俊:這也是我想問顧老師的,當前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家長怎麼做,才能有效尊重青少年的個性,同時培養成才,促進全面發展,社會和家長應該做什麼呢?

顧明遠:現在社會和家長都應該轉變一些觀念,不要覺得學生學得越多越好。現在大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不利,比如説現在升學率,大家在爭求升學率,一個孩子當然希望將來能夠上學,能夠成才。但是才有不同,不是才都是一樣,不要把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其實成才的道路是很多的,不光光是上了名牌大學就能成才了,不上名牌大學就成不了才,不是這樣的。再舉個例子來講,大家都知道小澤徵爾,很有名的指揮家,他不是正規的名牌大學畢業的,但是經過他的努力,他成為世界有名的音樂家、指揮家。我們的老師,特別是家長,應該有平靜的心理,沉下心來,不要給學生增加很多的負擔。剛才講了大的環境,家長也無奈,老師也無奈,大家都在競爭,這種條件下,但是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夠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能夠理解孩子,可能孩子發展會更好,不一定説是學得那麼多,功課那麼重就一定那麼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