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教育觀察:防災減災 “課”不容緩 組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3 09:41:17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家長、學校、社會

防災減災一個也不能少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我國安全教育進課堂大多還只是停留在安全手冊進課堂的階段。調查發現,學生中90%以上對逃生基本知識根本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對災害發生時往哪逃生、怎樣進行自救互救更是了解甚少。

“消防演習倒是年年弄,但是從來沒搞過地震演習,也不會搞啊!”朝陽區某小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一直想搞防震演習,但具體操作方法始終不統一。“有的書上説地震時不能亂動,得鑽到桌子底下;有的又説桌子底下不安全,要找房間裏的三角區躲起來,可教室就四個三角區,學生太多怎麼辦?萬一學錯了怎麼辦?萬一齣現踩踏事件怎麼辦?”

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提出理念容易,但落實起來很難。這不僅涉及了政校關係(行政職能與學校自主權)、家校關係(主要是收費敏感問題)等矛盾,還涉及課標制定、教材編寫與審定、教師培訓、課時落實、效果評價等程式,不可能急於求成,立竿見影。另外,多年來在許多教育內容上,主管方面都提出“進課堂”,如交通安全進課堂、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京劇進課堂、文明禮儀進課堂等等,哪一方面不重要?都很重要。

有教師表示,在地理課課程改革上下工夫,可能會使這一問題簡單化。地理教師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突出“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學習,組織學生進行一次針對某一突發性自然災害的自救演習;聯繫生活經驗並運用有關資料,討論季風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和學生一起研討家鄉的主要自然災害及防災、減災舉措與存在的問題等。

也有專家認為,在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中,家長、學校、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去年元旦,北京連續暴雪,市政府決定停課一天。因極端天氣而停課這在北京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應該是社會、學校、家長、學生集體應對氣象災害的一次實踐。在這方面,香港政府和教育界的經驗值得借鑒。在香港遇到高溫、颱風、暴雨,學校、教師有權依法採取停課、集中避險等措施。

專家觀點

將安全課定為常設性課程

全國人大代表 陸琴

面對同一災難,如果採取不同的處置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局。建議教育部應編寫出規範的安全教育教材,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模組,對學生進行防落水、防火、防觸電、防雷擊、防拐騙、防盜搶、防敲詐、防走失教育,向學生傳授自救互救常識和逃生技巧。並規定所有學校每個學期要開展不少於10個課時的應對災害知識教育,將安全課定為中小學生每學期的常設性課程,而且每個學期必須有針對性地舉行一次專項演練。

生命教育課應比照體育課

全國政協委員 楊春興

目前我們的課堂教育,很少有與災害管理、緊急避險與逃生等事關生命教育的課程,很少有學校和老師組織學生開展經常性的緊急避險和逃生演習。我們應該讓以珍重生命為主題內容的教育進課堂,將有關緊急避險與應急逃生知識和技能作為課堂的教育內容。如可以比照體育課的內容列入中小學校考試、考核的範疇,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應對火災、風暴災、水災、地質災害、地震以及反恐、反劫持、反搶劫等方面的演練,增強防震減災與應急避險意識,增強防範與逃生技能,以避免出現由於逃生方法不當,避險時發生踩踏事件。這種教育對中小學生會終身受用。

連結

日本學生

在體驗中學會應對災害

學校成了一個牢固的避難所,不僅是因為學校擁有抗震能力強的安全建築,更重要的是學生受過防災教育。這些,日本學校是如何做到的呢?

以學校為中心的地域防災體系

東京太子堂地區學校協議會乙太子堂中學為中心,致力於地域自主防災活動,使地區內的學校和家庭聯為一體,在“健全育成”、“地域防災”和“豐富的教育活動”三大方面開展活動,並培養了310名學生和30名教師作為自主防災的擔當者。一旦發生緊急事件,這些熟悉社區和居民基本情況的學生和教師,就能夠在應對災難和組織救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實現社區和學校之間的互助互救。

他們的自主防災活動主要有:

D級泵技能講習會在地區消防署的指導下,使用7台D級消防泵,所有學生及教師參加小巷內的滅火消防演習,每年6月實施;

急救救生技能講習會這項活動由初中三年級全體學生參加,通過學習普通救生知識,掌握應急治療技能;

避難所體驗倖存野營活動這是一項由中小學生和社區市民一起參加的活動,就是切斷對外聯繫,進行野外獨立的一夜兩晝體驗學習;

向先進的防災城市學習以學生會為中心組成項目組,提出有關創建城市防災公園和廣場的提案,該提案有益於對區內公園的避難設施進行完善的計劃。

防災教育的核心是體驗

日本的學校在防災教育方面的一個突出特徵就是體驗式。在災難尚未降臨的時候,人們往往因為缺乏直觀的感性認識而忽視防災的重要性,或者乾脆認為災難離我們遙不可及。體驗式的防災教育則借助接近真實的體驗,“拉近”災難與人之間的距離,除了在體驗中學習到應對災害的常識,更重要的是為面對災難做好了心理層面的準備,當災難真正降臨時,能夠從容、鎮定地應對。

日本文部省規定,每個學期都要進行防災演習,而演習的日期和方式由學校自主選擇,只是在學校確定方案後須獲得批准方可實施。學校的演習也是循序漸進的,一般每年年初開學的時候,考慮到剛入校的新生還不太熟悉演習過程,學校會在演習開始前事先通知學生,然後逐漸提高演習速度,即在不通知師生的情況下搞“突然襲擊”,以最大限度地模擬災難發生時的真實場景。日常的模擬演習不但鍛鍊了學生的逃生技能,也有助於他們在面對災難時克服恐懼的心理。(記者張軍)

(北京日報 張軍)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