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辦學之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09 11:17:53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集天下英才而用之

當代藝術家丁乙、著名畫家夏葆元、張鴻年來了,文物修復專家張定、孫堅、鄧廷毅、徐純中來了,香港動漫畫協會會長郭峰來了,還有成龍、曾志偉、周傑倫,這些娛樂圈內鼎鼎有名的“大腕”,這些被藝術學院視作偶像的明星,都先後成了表演學院學生的“藝術指導”

辦一所有影響的高校,尤其是藝術學院,師資是關鍵。蔡元培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學家。他當北京大學校長時,有一條辦學經驗:從全國各地延聘許多著名人士來校任教。

這裡介紹一個飛蘋果飛進來校園的故事。

他是一隻飛來飛去的洋“蘋果”。飛蘋果是一個奇才。1971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15歲就學會學了軟體編程,19歲在德國的一家廣告公司打工。1993年他進入巴黎最高等藝術大學,成為該校第一個畢業于裝置和多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1999,他年在巴黎創立了飛蘋果工作室,為世界各地創作了許多多媒體作品。2004年,飛蘋果帶著中國妻子和兩個孩子來到上海,工作室也隨之遷來,名字叫“飛來飛去多媒體創意公司”。飛蘋果蘋的團隊在上海承接了很多大型項目。如上海多媒體産業園的大型互動裝置空間、上海兒童博物館的數字互動空間改建項目、法國工藝美術科技博物館無界視屏、法國巴黎ISEA展等,都極其成功,很有影響。

校領導多次和飛蘋果商談,邀請他出任數位學院的特聘教授。2008年,飛蘋果加盟復旦視覺藝術學院。37歲的飛蘋果決定不飛了。他説:“我要在這裡紮根。”2009年,飛蘋果被上海市教委授予“東方學者”的稱號。在上海民辦大學中,飛蘋果是第一人。

清看如下一張令人怦然心動的“但求所用”名單: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上海海陶瓷博覽中心主任、漢光瓷之父--李遊宇來了,中國第一位高爾夫專業教授--吳亞初來了,當代藝術家丁乙、著名畫家夏葆元、張鴻年來了,文物修復專家張定、孫堅、鄧廷毅、徐純中來了,香港動漫畫協會會長郭峰來了,還有成龍、曾志偉、周傑倫,這些娛樂圈內鼎鼎有名的“大腕”,這些被藝術學院視作偶像的明星,都先後成了表演學院學生的“藝術指導”,每年定期來學校開辦講座;兼職教師也包括了許多業界精英,其中有玉石雕刻大家劉忠榮,珠寶首飾設計大家宋菁、劉紅寶。時尚設計學院78名學生有幸成了國內23位工藝美術大師的“關門弟子”。此外,學校還聘請了許多海內外著名學者專家,如朱德群、趙無極、淩峰、廖昌永、李安、徐克、靳羽西等擔任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此外,對於有突出專長的工匠或技工,只要有真本事,學校照樣不拘一格,同等待遇,虛席以待。

根據社會需要設置專業

國內各類博物館需要修補的古畫和文物約有2000萬件,但目前具有專業知識的文物修補人員只有400人。按照這個速度,要等上1000年,才能將文物修補完。我國文物修補的行當面臨失傳危險。校領導經過慎重研究,決定以美術為基礎,結合綜合藝術、公共藝術,開設文物修補這一專業。

學以致用,是辦學的全部目的。學校的專業設置,尤其是重點、特色學科和專業的設置,按照學院領導提出的“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十六字方針,根據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來設置。

讓我們再到美術學院的文物修補專業去看看。

這裡寂靜無聲,靜得連一根針掉下來也聽得見。30個學生正聚精會神在國內外著名的修復大師的指點下,專心致志地修復一幅古畫。這幅古畫因畫面受潮粘連,破損殘缺嚴重。先要潤平展視、揭裱去污,然後採取高科技手段,通過電腦的直觀顯示,研究作者的風格,運用繪畫技法,用波進法全色,反覆模擬,點、勾、染,繪小樣,力求達到“四面”生光、修補無破綻的水準。

據悉,國內各類博物館需要修補的古畫和文物約有2000萬件,但目前具有專業知識的文物修補人員只有400人。按照這個速度,要等上1000年,才能將文物修補完。我國現需要修補的古籍有1000多萬冊,靠目前全國70名專業人才,即使以一年10萬本的修補速度也要100多年才能完成。但是,幹文物修復這一行,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工匠”的活,並非“藝術家”。於是,文物修補的行當面臨失傳危險。校領導經過慎重研究,當機立斷,決定以美術為基礎,結合綜合藝術、公共藝術,開設文物修補這一專業。

這是一個人無我有的大膽創造。學院還決定:把文物修復列為美術學院的重點專業,在三年前,就面向全國招生。學院從德國、義大利等國延請名師來校授課,也請上海博物館的老技工來授課。現在,我國第一批文物修補專業的學生即將畢業,他們成了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畢業生尚未走出校門,許多文物修復部門的經理已走進校門了。

這也是“需、學、研、産”一體化的辦學思想的生動例證。社會需要永遠是第一位的。需要,是現在和未來的市場和社會需求,是上海城市文化發展戰略目標的需求、當代視覺藝術教育發展的需求,也是培養創新性應用型藝術人才的需求。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