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教育

與時代同行——楊之光藝術簡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10 01:32:15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文/梁江

1949年,18歲的楊之光進入廣州市立藝專西畫科學習。接著,他在輾轉求學中遇見了影響其一生的兩位老師——高劍父和徐悲鴻。作為一個與新中國同行的代表性人物畫家,楊之光成就斐然。而今,楊之光已到耄耋之年,從藝經歷也已超過60載。正如李偉銘先生所説,他是我們敘述20世紀中國繪畫史必然要提到的藝術家。

換句話説,楊之光和他的藝術,已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繞不過去的學術文本。

而今,我們回顧他幾十年不凡的藝術之旅,有幾點是特別值得關注的。

一、生活與題材。與時代同行,反映現實生活,一直貫穿于楊之光的藝術追求中,這是他幾十年藝術創作的主線,也是楊之光在藝術創造上信守不渝的基本理念。他恪守著現實主義藝術的原則,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由於從題材、內容、心理情懷到語言形式均緊扣中國社會的發展走向,使得他的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在變革與創新中展現出個性風貌。

二、中法與西法。楊之光的知識是綜合的,技能是多樣的。在徐悲鴻、蔣兆和、葉淺予等大家雲集的中央美院,素描、油畫、水彩、版畫、雕塑、白描等技藝無所不學,而啟蒙和從小下工夫的則是書法與水墨花鳥、山水等。得之於李健、高劍父的筆墨技法和詩書畫印知識,得之於徐悲鴻學派的寫實觀念與素描、水彩、造型技巧,在楊之光身上不僅不生牴牾,反而相得益彰。中國傳統藝術基礎與中央美院“從頭學起”的西畫基礎,成了他日後創造的堅實依託。

三、光影與色彩。熟知楊之光的理論界前輩遲軻先生曾有這樣的分析:“程十發走的是民間藝術裝飾化的路子,黃胄基本上是從速寫發展過來的。而楊之光的特長是引進了西方的光和色”。看楊之光的畫,不難發現其中有一種不加掩飾的“水彩味”,在用色、用墨方面常呈現出一種別人所無的光感和透明感。晩年的沒骨人物畫,更可説一半是水彩,一半是國畫筆墨。

四、有骨與沒骨。在新人物畫創作隊列裏,楊之光是最少程式化,最豐富多變的。他經年累月寫生,堅持面向生活,從大量生動的人物素材中提煉出藝術形象。為表現不同人物的形貌、性格、氣質、生活經歷和精神特徵,他總是想方設法尋找最適合的表達形式,從不屑使用那種以不變應萬變的程式化手法。

如何在實踐上使傳統的線條表現體系與西方的寫實造型手法得以整合,成為一種創新性的中國人物畫語言形式,對任何人來説,都是一個具有極大難度和風險的課題。而楊之光似乎天性中便有直面挑戰的基因。到了晚年,楊之光更不拘一格,把傳統花鳥畫的沒骨寫意法與西畫光影明暗造型技法熔鑄一體,創作出一系列別具特色的沒骨寫意人物畫。這種沒骨寫意畫法有素描、水彩、書法的影子,同時具有令人信服的筆墨韻味,達到一種爐火純青、不易企及的境界。

這是一個與時代同行的藝術家。楊之光曾説:“我這一輩子都在找難題,每張作品都在尋找閃光點。”不懈的追求,把楊之光的人生和閃光的藝術連在一起。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我國應高度重視藝術教育人才培養
· 中國展覽:下崗工人藝術教育計劃
·  清華美院副院長何潔談清華美院的藝術教育
· 徐冰:認識的程式化導致藝術教育教條主義
· 徐慶平:藝術教育不能功利為先(圖)
· 美國小學藝術教育管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