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歌劇《圖蘭朵》上演 國家大劇院歌劇節落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7-08 09:45:00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大劇院製作歌劇《圖蘭朵》劇照(資料圖)

大劇院製作歌劇《圖蘭朵》劇照(資料圖)

國家大劇院運營6年多來,自製出品的歌劇已有29部,預計到2016年底,自製出品的歌劇將達到50部,每年上演歌劇150場。

7月5日至6日,中央歌劇院製作的普契尼歌劇《圖蘭朵》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至此,歷時3個多月的第六屆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也正式落下帷幕。本屆歌劇節百餘天的時間中為觀眾奉獻了15台32場精彩演出,5.4萬名觀眾走進劇院親身感受歌劇藝術的永恒魅力。

國家大劇院運營6年多來,自製出品的歌劇已有29部,預計到2016年底,自製出品的歌劇將達到50部,每年上演歌劇150場。經過6年的歷練打磨,“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樹立了一流的品牌形象,不僅為中國觀眾搭建了欣賞高水準歌劇藝術的平臺,也成了中國歌劇領域一年一度的盛事,更與世界歌劇發展緊密同步,以高規格、高品質的國際化水準受到了全球同行的矚目。

“國家大劇院出品”集結大師、經典,中國原創深入人心

在國家大劇院歷屆歌劇節中,總會有這樣一隊強有力的“中堅力量”,這也成為歌劇節獲得成功的關鍵要素——在出新、創新的基礎之上,整合資源,穩打地基。

今年陣容中的“國際規格”尤其高:如日中天的“指揮沙皇”瓦列裏·捷傑耶夫,指揮家鄭明勳、安德烈·巴蒂斯托尼、呂嘉、張國勇,國際級導演阿列克謝·斯捷潘紐克、烏戈·德·安納、海寧·布洛克豪斯,蜚聲海內外的歌唱家和慧、張立萍、孫秀葦、戴玉強、莫華倫、廖昌永、袁晨野、田浩江等紛紛亮相,極大提升歌劇節的整體品質的同時,充分彰顯了國家大劇院在國際歌劇界形成的號召力、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組建了一支精良的歌劇製作班底。

對歌劇這種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經典有其無可替代的魅力,而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經典也肩負著培育觀眾、提高整體人文素養和欣賞水準的重任。本屆歌劇節開幕大戲《葉甫蓋尼·奧涅金》由指揮大師捷傑耶夫率領俄羅斯國寶級的馬林斯基劇院呈獻,這不僅是國家大劇院開幕以來製作的首部俄語歌劇,也是捷傑耶夫首度執棒中國院團。

原汁原味的俄羅斯戲劇傳統、詩情畫意的精妙舞美、藝術家們高水準的演唱,為觀眾帶來了一次“俄式”藝術震撼,而馬林斯基劇院230年來首度與亞洲劇院的聯合製作,也成了國家大劇院積極進行國際合作的典範。

同樣的新製作還有威爾第的不朽名篇《遊吟詩人》,巨幕3D大片般恢弘瑰麗的舞臺視效、波瀾壯闊的旋律和美妙唱段令觀眾讚不絕口,博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與喝彩。觀眾難以忘懷的《茶花女》、《圖蘭朵》和《納布科》都是國家大劇院的自製經典,每一輪演出都有新觀眾的加入,口口相傳的“美譽度行銷”也是經典作品的魅力體現。

每年歌劇節中,觀眾和業內人士最期待的還屬國家大劇院獨具特色的中國原創作品。觀眾也越來越期待能在舞臺上看到自己心中的人物與故事如何被再塑造與演繹。尋找全新題材,打造當代作品,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歌劇發展新課題。國家大劇院改編歌劇版《駱駝祥子》與國際歌劇製作的潮流是一致的,這種做法無疑為拓展歌劇創作的題材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也體現了國家大劇院藝術視野的開闊與多元。

對於該劇,在題材的選擇上,國家大劇院有著獨到的眼光和全面的考量。在劇本打造上,故事是再純粹不過的老北京;不管是四合院還是天橋集市,都能在舞臺上再次呈現北京城的雍容與熱鬧;老舍刻畫的祥子、虎妞、劉四爺等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有利於改編;老舍精煉而傳神的風格已經給劇本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平易近人的文字鮮活親切,句句可以朗誦。在音樂詮釋上,國家大劇院的魄力將這部作品引向了成功之路:以委約創作的模式,讓本土作曲家寫中國人自己的故事——郭文景用柴可夫斯基對《奧涅金》的辦法,抽取場景,提煉矛盾衝突,用交響性的抒情方式濃墨重彩地揮灑出最激動人心的場景,唱出了“中國原創”的最強音。《駱駝祥子》在票房上也取得了極大成功。鄒靜之、陳薪伊、雷蕾、莫華倫等業內人士紛紛給出好評:“音樂上非常新穎”“整劇的氣場非常強大,使人感到震撼”“咏嘆調太美了!很抓人、很打動人。”

據悉,未來3年,國家大劇院多部中國原創歌劇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正如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所説,最讓歌劇界海內外華人自豪的,也是中國歌劇能在世界歌劇之林獨樹一幟的,還是獨具一格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親切悠揚的東方韻味。

國內院團演出異彩紛呈,舞台下歌劇之美“零距離”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中央歌劇院、上海歌劇院、江西省歌舞劇院等競相帶來自己“壓箱底兒”劇目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演出,異彩紛呈的製作為歌劇節增色不少,也給了國內從事歌劇創作與演出的院團寶貴的演出機會。江西省歌舞劇院的民族歌劇《回家》,講述了一位台灣老兵38年的漫漫歸鄉尋親之路;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燕子之歌》以我國著名音樂家周小燕生平為藍本而創,描繪出了我國著名歌唱家、一代音樂教育大家周小燕教授對於祖國與學生的深情厚誼,展現了一代代音樂人薪火相傳的歷史使命感。“難忘的旋律”、《費加羅的婚禮》,以及由享譽國際樂壇的指揮家鄭明勳執棒的威爾第《安魂曲》音樂會,更是多姿多彩。

舞臺上精彩的演出此起彼伏,舞台下歌劇之美照樣“看得見摸得著”。從3月開始,國家大劇院的歌劇普及活動就拉開了帷幕。“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百場歌劇系列活動進校園”“歌劇節主題觀摩”“歌劇興趣培養基地”“市民高雅藝術殿堂文明行”“歌劇愛好者沙龍”等歌劇主題活動各具特色,國內的著名歌唱家們也不遺餘力地參與其中。歌劇節期間,國家大劇院公共空間裏經常傳來中外歌劇經典咏嘆調演唱和著名歌劇片段器樂演奏,公共空間演出活動高達160余場,這樣“零距離”的接觸讓市民在互動活動中走近了高雅藝術。

“讓歌劇更貼近每個市民”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今年國家大劇院走齣劇院,走進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的“歌劇百場講座”更加火爆,藝術家們帶著對歌劇的體會與熱愛深入祖國各地,如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就幽默地講解歌劇,甚至還拉上好朋友幺紅和呂思清,一起玩兒起了歌劇“快閃”。

歌劇節期間,國家大劇院第六屆世界歌劇發展論壇也如期召開,來自14個國家的34家全球著名藝術機構的領導者出席,包括義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佛羅倫薩市立歌劇院、美國洛杉磯歌劇院、南韓首爾藝術殿堂等15家劇院和藝術組織與會,就“當今背景下歌劇創作的走向及東西方歌劇製作的藝術特徵”的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