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田沁鑫《青蛇》香港首演 眾星捧場讚超乎想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25 13:53:54 | 文章來源: 深圳晚報

話劇《青蛇》

話劇《青蛇》

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説,由田沁鑫執導,袁泉、秦海璐、辛柏青領銜的話劇《青蛇》,3月21日亮相香港藝術節盛大首演,引起轟動。香港眾多知名藝人吳鎮宇、鄭少秋、鐘鎮濤、葉德嫻等捧場觀看,並盛讚《青蛇》精彩程度超乎想像。據悉,該劇將在香港連演六場,目前已是一票難求。接下來的3月29日至31日,《青蛇》將巡演至深圳保利劇院。

完整版首度曝光

既不同於民間傳奇《白蛇傳》,也有異於徐克當年的經典影片《青蛇》,由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的話劇《青蛇》有其獨特詮釋,原作是一個有關“勾引”的故事,但田沁鑫將“勾引”上升到探討“情慾之後的出路是什麼”,直面現代女性的肉體和靈魂,發人深省。

昨晚,首度曝光的完整版《青蛇》驗證了田導此前説的話,在時長3個多小時的劇中,演員在展現《白蛇傳》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塑造天真妖嬈的小青(秦海璐飾)、靈性長情的素貞(袁泉飾)、卑微膽小的許仙(董暢飾)、慈悲有為的法海(辛柏青飾)等人物的同時,也拋出如何看待“情慾”、“緣分”、“人性”、“佛法”等諸多問題,將觀眾帶入思考。

全劇雖以《白蛇傳》中的下山遊湖為故事起源,卻並沒有在青蛇毀塔、白許團圓處戛然而止,而是以小青之口講述另一個殘酷真相。在最後一幕,許仙、法海、白蛇、青蛇都輪迴到當代,再做人,再相遇,或許又將開始另一段故事。

明星盛讚超想像

田沁鑫的《青蛇》借鑒了大量戲曲元素,在端午酒變、盜仙草、上金山寺、水鬥、斷橋等段落都能看到戲曲《白蛇傳》的影子。例如盜仙草段落,崑崙山守衛靈芝仙草的鶴童鹿童二仙,驅趕白素貞的動作就完全復刻戲曲身段。

全劇無處不在的戲曲元素,讓兩位戲曲科班出身的主演袁泉和秦海璐,都有機會展現其紮實的戲曲功底。除了行走時的雲步,兩人還為白蛇、青蛇設計了標誌性的出場動作,瞬間俯身匍匐于地面,發出“嘶嘶”的蛇吐信子聲,非常形象。而兩人既有戲曲程式化的身段,又不局限於此。水漫金山一節,兩人展現出猶如現代舞般靈動的身姿和動作,帶出角色的內心世界,唯美動人。

除了演員出彩,溢滿舞臺的古詩詞化臺詞醉人,《青蛇》的舞美也讓觀眾讚嘆連連。背景墻後的水簾,和演員表演區三道薄霧的設計更讓人叫絕,演出過程中,水簾一直迴圈“下雨”,演員出入都需打傘,而瀰漫舞臺的薄霧更是營造出霧靄重重的江南水鄉景致。

香港歷來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當晚,眾多知名藝人也前來捧場,吳鎮宇、鄭少秋、鐘鎮濤、馬浚偉、謝天華、陳法拉、葉德嫻、惠英紅、馬德鐘,黎耀祥看完均盛讚話劇《青蛇》精彩超乎想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