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田沁鑫版《青蛇》主題“情慾的出路是什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16 14:13:50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玫瑰少年”董暢飾演許仙

“玫瑰少年”董暢飾演許仙

片段展示

片段展示

無論田漢的京劇《白蛇傳》,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還是徐克的電影《青蛇》等,都是作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解構或者重新塑造。而正在排練中的田沁鑫版話劇《青蛇》力圖回答“情慾的出路是什麼”。該劇將於3月21日在第41屆香港藝術節世界首演。

田沁鑫坦言,“這部戲創作的最大難度,在於如何將人妖佛三界、宋代傳奇和情慾故事結合。如果不考慮傳奇本身,不解釋三界,只是呈現一個故事出來,那就比較簡單,就是情慾。但我不想走傳統的路線,講一個簡單的故事,比如青蛇白蛇就是倆蛇妖,許仙就是一個大俗人,法海就是壞的。我想思考‘情慾之後的出路是什麼’”。

李碧華在小説《青蛇》中寫道:這是一個勾引的故事,是宋代傳奇的荒唐真相。在田沁鑫看來,小説裏除了“勾引”,還有“情慾的出路是什麼”。“讀完小説《青蛇》,我腦海裏浮現三種形象,一種是妖:小青和素貞;一種是人:許仙;一種就是佛:法海。於是我就有了這個靈感——人、妖、佛三界。這比‘純勾引’有意義。‘白蛇傳’的故事,不斷有人演繹、顛覆,我用我的視角,來講述600年的宋代傳奇。”

田沁鑫人物,宋代傳奇的傳奇性不夠,加上其中的神話氣質,牽涉到人妖佛,也增加創作的難度。“我想誠實的做這個作品,佛,我不是特別了解,人,我也不是特別了解,妖,我更不了解,這就是我的難題。而最難的還是舞臺表現方式。按照我目前的理解,我可能給不了觀眾一個結果:這三界到底怎麼了?但我可以説,這三界確實非常不一樣,我只是把這‘不一樣’給大家展現。我的特別之處就是在我的精神指引下,把這三界表達出來,把過程演給大家看。”

話劇《青蛇》的立意找到後,如何將人妖佛三界、宋代傳奇和情慾故事結合,成為田沁鑫創作的最大難題。她並不想剔除傳奇本身,不去解釋人佛妖三界,僅僅呈現一個非黑即白的故事。“我還是受精神世界的指引,受立意的指導在做戲,想思考‘情慾之後的出路是什麼’,但這一問題很難用戲劇的方式表達出來。”田沁鑫説。

作為田沁鑫的好友,原著作者李碧華也給她出了不少好點子,支援且不干涉她的創作。兩人在談論《青蛇》的劇本內容時,都不想讓白蛇與青蛇糾纏于純粹的情慾,希望她們的故事能從情慾中昇華出去。據悉,二人的友情及默契,始於田沁鑫曾將李碧華的另一部經典代表作《生死橋》成功改編為電視劇。

秦海璐、袁泉在劇中分別出演青蛇、白蛇,兩人都學過京劇有戲曲的底子。田沁鑫表示,雖然這部戲不表現戲曲,但是表現有中國傳統氣質的作品,她倆都比較合適。“秦海璐性格比較活潑,比較適合青蛇的角色。我在和李碧華討論劇本時,就想到讓10多年前與我合作過《狂飆》的袁泉演白蛇最合適。”而對於辛柏青,田沁鑫的評價是“氣質乾淨,形象清俊,我們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一直比較投緣。”此外,辛柏青也願意突破自己演法海,並視作他演藝生涯中的一次嘗試。

讓田沁鑫稍覺遺憾的是,原本將在劇中飾演許仙的余少群退齣劇組。談及原因,田沁鑫稱是在創作過程中,兩人的創作理念産生分歧,“余少群有戲曲的底子,人又長的漂亮,比較合適出演許仙。但在創作時我們的理念産生了分歧。余少群是傳統戲出身,意識裏認為整個戲都是一個唯美的氣質、唯美的許仙,但我是話劇導演,做話劇也有十多個年頭了。我每個戲都有創新意識,在結構上有想法,我不能為了一個非常欣賞的演員,在創作上放棄自己的形式和想法,所以和余少群合作不成也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接棒余少群的是被譽為“玫瑰少年”的董暢。據了解,董暢中戲在讀時,即被田沁鑫挑中出演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時尚版)》男主角“紅玫瑰”王傑瑞,並被評價“年輕率真,爆發力強,形象明朗帥氣,陽光健康”,此次更被導演稱“眼神單純,表演乾淨”,能夠給到觀眾一個她想要的許仙。

話劇《青蛇》由第41屆香港藝術節、第15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聯合委約,中國國家話劇院、時尚傳媒集團聯合出品,佛山直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天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製作,蘇格蘭國家劇院藝術支援,將於3月21日在第41屆香港藝術節世界首演。對此,田沁鑫稱這對她是壓力也是動力,“希望能有光彩的開端”。據悉,香港首演之後,該劇將在佛山、深圳演出,4月10日至4月21日將會在北京國話劇場連演10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