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足尖版《簡愛》太倉綵排 為藝術節“世界首演”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14 14:20:05 | 文章來源: 解放網-解放日報

足尖版《簡愛》太倉綵排 為藝術節“世界首演”

絕無僅有的芭蕾版《簡·愛》,昨天假座太倉大劇院進行首次綵排,讓先睹媒體驚艷連連。由於當紅的德國編導帕特裏克·德·巴拉富於思想性和現代性的全新詮釋,這部在藝術節上將進行世界首演的足尖版《簡·愛》,把羅切斯特、簡愛和貝莎夫人三者之間糾纏著的愛與恨、憧憬與迷茫表現得淋漓盡致。帕特裏克低調地説:“18日的首演如果成功,那我將為上芭舞者感到自豪。 ”

這也是世界名著《簡·愛》首度被改編為現代芭蕾,但它絕不僅僅是樣式上的轉換,更以現代人的視角和深度,重新審視剖析十九世紀那段印證了 “精神同等之愛”的轟轟烈烈的感情歷程。綵排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帕特裏克把原作中羅切斯特的原配貝莎夫人重新塑造並推到與兩位主角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貝莎夫人如影子一般暗隨在簡·愛身邊,展現著演變成“恨”的極致之愛。在貝莎·梅森與羅切斯特的一段雙人舞中,范曉楓扮演的“瘋女人”在吳虎生扮演的羅切斯特的懷抱中,仰面倒立,面容掙扎,幾近垂死,在如天使般漸漸逝去的瞬間,突然,雙方的敵視變成了糾纏的肢體動作,仿佛又重回昔日的恩愛纏綿……

帕特裏克對“改戲”直言不諱:“我提升了貝莎的戲份,是希望她的感情、掙扎、痛苦能被看到。在我眼裏,她與簡·愛是對立的,她們一個代表愛,一個代表恨,在生活中水火不能容。作為中心人物的羅切斯特被裹挾在暴風雨般的衝突中,內心也格外複雜。吳虎生的表演必須把表情、情感、動作呈現得恰到好處,就像在懸崖上跳舞,一邊是生一邊是死。 ”

這部舞劇是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整合旗下上海芭蕾舞團與上海大劇院資源推出的“大劇院版”。法國著名舞美服裝設計熱羅姆·卡普蘭巧用多道半透明幕布,配合著樹林、客廳、臥室、荒野、廢墟等不同的場景氛圍,襯托出了這出舞劇所需要的凝練、力量、氣度與從容。大劇院藝術中心總裁張哲表示,《簡·愛》無關“白富美”“高帥富”,卻充滿質樸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打造西方人都沒有做過的芭蕾版《簡·愛》,需要創新,讓“大劇院版”更臻完美,從而走向國內和海外巡演舞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