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上海大劇院攜手上芭打造芭蕾舞版《簡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16 16:24:12 | 文章來源: 新聞晨報

晨報記者 高磊

無論是小説還是話劇,《簡·愛》的經典魅力總是讓人欲罷不能,今秋,上海觀眾又多了從另一角度欣賞名著的機會。日前,上海大劇院正式對外宣佈,將聯手上海芭蕾舞團以及中外藝術家打造足尖上的《簡·愛》,這也是該名著首度被改編為現代芭蕾,該劇將於11月18、19日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全新亮相。

《簡·愛》首登芭蕾舞臺

“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我也會的……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面前。”去年12月,國家大劇院版話劇《簡·愛》來到上海大劇院展演,鮮活的角色、經典的臺詞、熟悉的橋段讓不少觀眾在台下默念臺詞,與角色同悲共喜,坐在台下的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也為之深深感動,“《簡·愛》的臺詞太適合芭蕾舞的雙人舞了,高貴而優雅的簡·愛多麼像芭蕾舞劇中的女主角。”由此,她萌生了將《簡·愛》排成芭蕾的想法,並邀請話劇編劇喻榮軍改編舞劇劇本,很快,又得到了上海大劇院方面的熱烈回應,就這樣,上海大劇院版現代芭蕾《簡·愛》應運而生。

記者了解到,這部“目前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芭蕾版《簡·愛》”邀請了當紅的德國編導帕特裏克·德·巴拉以及舞美服裝設計熱羅姆·卡普蘭。從曝光的部分舞美設計來看,紫羅蘭的主色調優雅而高貴,布景設置簡約中讓人回味;而此次芭蕾版《簡·愛》的音樂選用也符合時下現代芭蕾的流行風,加入了馬勒、埃爾加的音樂。

“瘋女”貝莎夫人站到前臺

雖有過為話劇《簡·愛》編劇的經歷,但喻榮軍還是覺得,這次的舞劇劇本改編差別很大,“一個以語言為主,一個以動作為主,在故事結構、人物設置與衝突形成等都有很大不同。尤其是芭蕾,這種足尖上的表達更需要凝練、力量、氣度與從容,也需要創作時有一種優雅、寧靜、平實的心態。”他表示:“這是一種氣場,我希望它能在創作的不同環節貫穿始終,絕不是簡單地講一個故事。”

除了將結構調整地更加集中和簡練外,在人物刻畫方面,劇本集中在簡·愛、羅切斯特和貝莎夫人三個人的關係變化、情感糾纏與掙扎之中,人物更加豐滿。其中,對貝莎這個角色的處理將成為舞劇劇本最為突出的特點,“貝莎是一個瘋女人,可是她的存在卻始終是簡·愛與羅徹斯特關係發展的關鍵。”喻榮軍表示,在與國外編導交流時,他發現,中西方對《簡·愛》故事的理解差異頗大,“長期以來,中國觀眾可能被《簡·愛》的電影、小説禁錮住了,在西方觀眾看來,《簡·愛》其實就是一個愛情故事,所以,這次我們就從瘋女人和羅切斯特的關係展開,用舞蹈表現人與人之間在愛的慾望、爭鬥、掙扎中的狀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