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中國愛樂交響詩《午夜的紅旗袍》中國首演在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14 15:13:36 | 文章來源: 新浪娛樂

 王斐南作曲家

王斐南作曲家

 小提琴拉臘·聖約翰

小提琴拉臘·聖約翰

 指揮楊洋

指揮楊洋

2012年5月19日,由中國愛樂樂團常任指揮楊洋執棒,中國愛樂將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一場融合了推陳與出新兩種元素的極具欣賞性的音樂會。演奏曲目包括中國旅美作曲家王斐南的兩首交響詩《午夜的紅旗袍》和《九天綠洲》、奧地利作曲家科恩戈爾德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貝拉·巴托克的管弦樂隊協奏曲。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拉臘·聖·約翰與樂團再度合作,在科恩戈爾德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中擔任獨奏。該場音樂會上,中國愛樂樂團再推中國作品,為中國旅美作曲家王斐南的交響詩《午夜的紅旗袍》舉行中國首演。

本場音樂會的最大亮點是王斐南交響詩《午夜的紅旗袍》的中國首演。作曲家把自己幻想成一名老上海的歌手,身著靚麗的旗袍,唱著熟悉的老歌。在歌聲中仿佛浮現出一個個生動的人物與故事:穿梭于老巷子裏的滑板少年,喜歡吃路邊攤的億萬富翁,打麻將的老太太,光艷耀目的京劇名旦。又仿佛透過雞尾酒杯,看到這個城市在經過了多年的變遷後,被各種文化調和浸染。作曲家試圖用富於色彩的音色和多樣的樂器組合聲響編織著旗袍上絢麗的刺繡圖案。旗袍是老上海的時尚標誌同時又代表著中國的本土文化,既傳統又吸收了西方審美的觀念。作曲家選用了京劇中耳熟能詳的片段作為主題,並融合了西方音樂中的和聲及節奏元素。這種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一直影響著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年輕人。

加拿大小提琴家拉臘·聖·約翰被媒體稱為“具有高能量的獨奏家”。她把個人的魅力和毫無倦怠的音樂形象以及坦誠的激情帶到演出的現場。愛到了世界各地音樂聽眾的廣泛歡迎。此次她與中國愛樂合作奧地利作曲家科恩戈爾德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將讓觀眾欣賞到她獨特的激情與魅力。科恩戈爾德的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由海菲茲委約創作,曾經風靡一時。它的受歡迎固然有海菲茲的“偶像”效應及出色演奏的原因,但主因恐怕還在於它的“好聽”。作品中,作曲家大量使用了他本人所作電影音樂中的素材。該協奏曲的前兩個樂章寫得頗為精彩,旋律非常優美,極度浪漫煽情,令人癡醉。

貝拉·巴托克的管弦樂隊協奏曲是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傑作之一,它自問世以來受到了任何一個偉大的管弦樂團的喜愛,因為它是對現代管弦樂隊技巧、色彩和力量的展示與讚美。“樂隊協奏曲”,正如作曲家所言,他是要“以協奏或獨奏的方式對待樂隊中的每件樂或樂器組”,作品的五個樂章均是對這一點的卓越體現。從整場音樂會的曲目構成看,這是一場極富新意與回味的音樂會。將給觀眾帶來多層面的藝術享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