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中法合作打造《笑面人》 中國元素重解雨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4-18 14:27:07 | 文章來源: 北青網

中法合作打造《笑面人》 中國元素重解雨果

一直以搬演國外經典著稱的國家話劇院,近幾年一直在尋求與國外戲劇界的深度合作,而引入國外原班創作人馬卻還是第一次。5月23日-6月3日,由法國時代劇團和國話聯合製作出品、法國導演雅米娜·阿什米與著名導演王曉鷹協作執導的大型話劇《笑面人》,將作為“中法文化之春”戲劇板塊的重頭戲之一在國家話劇院劇場公演。

話劇《笑面人》改編自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同名長篇小説。“這部作品讓我一見傾心,潸然淚下。他不同於雨果的其他作品,是雨果創作的唯一一部悲喜劇,既能讓人捧腹大笑,又能讓人淚流不止。它富有巴洛克風格:奇幻、又不虛幻,深深紮根于現實之中。”雅米娜這樣描述自己導演這部劇的初衷。劇中男主人公葛汶普蘭童年的遭遇深深打動了她,她對劇中男主角葛汶普蘭斥責貴族們的一段臺詞也感觸頗深:“這個笑容,是一位國王強加於我的。它表明一種仇恨,一種沉默,一種絕望。主子們毀了我的面容,剝奪了我的權利,歪曲理性和智慧。他們在我心底注入憤慨和痛苦,卻給我臉上安放了一個滿意的假面具。”出於對原著的熱愛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入思考,雅米娜創作了這部劇。值得一提的是,她還為本劇加入了特定的中國元素,特別是新角色“黑、白天使”,與中國文化中的“陰陽”元素相結合,為演出增加了奇幻色彩。

除劇作內容本身,舞美也是全劇的一大亮點,足以讓時代劇團為之自豪。劇團有意避開了當今舞臺上最流行的多媒體技術,全部背景採用手繪的方式,其中一幅畫面正是原作者雨果本人畫的大海。而每一場的場景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像圖畫書一樣一頁一頁地翻過,把情節展現在觀眾面前。刻意營造出的陳舊、昏暗場景,展現出17世紀倫敦城的場景,服裝和造型也均是以17世紀的服裝標準和風格設計的,但服裝的風格普遍明艷亮麗,與布景形成鮮明對比。

曾是演員的雅米娜,于1979年創立了時代劇團,其作品充滿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對人性的探索,和對人類處境的關懷,觸動人心。她曾因劇作《安娜的眼睛》獲得法國東巴黎劇院“年度最佳戲劇家”稱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