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倫敦交響樂團奏《星球大戰》 國家大劇院掀高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6 16:05:13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即將擔任倫敦奧運開閉幕式音樂錄製,現場聽眾悲喜交加

北京的聽眾沒有想到,在悲愴的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結束後,迎接他們的會是激昂的《星球大戰》主題曲。這就是捷傑耶夫和他率領的倫敦交響樂團上周在國家大劇院給北京觀眾帶來的意外,這支曾經在北京奧運會結束時錄製了“倫敦8分鐘”的樂團剛剛得到一個好消息,他們將擔任2012倫敦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的音樂錄製。

一人一票選首席

面對中國媒體宣佈這個好消息的是樂團的總經理凱瑟琳·麥克道爾,她説倫敦交響樂團要把藝術的火炬從中國傳遞到英國。而這支樂團的首席指揮便是捷傑耶夫,樂團委員會主席兼首席小提琴倫德克斯説,樂團裏的每個人都握有投票權,樂團的許多決定都是一人一票投票産生,當然這就包括了已經與樂團合作五年的捷傑耶夫當選首席指揮。

自1904年建立以來,倫敦交響樂團一直是英國乃至全歐洲頂尖的樂團之一,2006年和2008年連續兩次被歐洲權威音樂雜誌列入全球“四強”行列。除了每年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舉辦超過70場音樂會外,還在2010年成為法國普羅旺斯音樂節的駐節樂團。

因地制宜選老柴

此番在京的兩天演出,捷傑耶夫與樂團共同演繹的大都是他擅長的俄羅斯作曲家作品,不管是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還是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序曲都帶給人們許多悲意,即便是布裏頓的《四首海的間奏曲》,也是出自一部悲劇型的歌劇。

在演出前的採訪中,捷傑耶夫也回答了關於選曲的提問,他説他們去世界各地都會因地制宜選擇曲目,然後把自己融入樂團,再與樂團一同融入音樂。此番來華他們就帶來了在倫敦很少演出的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而他也希望自己不僅限于俄國作曲家的作品,他一直努力探索平衡,讓演出曲目更多元化。而至於他非常熟悉的柴可夫斯基,他也希望能有新的詮釋和展現。

值得一提的還有兩場演出中分別出場的兩位獨奏音樂家,小提琴演奏家莎拉·張和鋼琴演奏家丹尼斯·馬祖耶夫,二人分別在兩天演出的上半場與樂團合奏了肖斯塔科維奇的a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普羅科菲耶夫的C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捷傑耶夫在演出前特意提到了這兩位演奏家,“中國的觀眾可能對他們還不熟悉,但他們已經很有影響力。”

韓裔的莎拉·張曾經在2005年與柏林愛樂錄製過這首演出曲,在當晚的演出中她的肢體語言相當豐富,拉到盡興時她在舞臺上前後移動,偶爾還不忘空踢上那麼一兩腳。上半場結束後儘管她幾次出來謝幕,但始終沒有再加演。

《星球大戰》掀高潮

而捷傑耶夫指揮的柴氏第六交響曲北京的觀眾並不陌生,去年10月他也曾經在國家大劇院演繹了這首曲目,只是如今改變了合作的樂團。捷傑耶夫依然沒有讓北京聽眾失望,他在第四樂章“憂傷的柔板”中,用音樂訴説著柴氏一生的悲痛與無奈。畢竟在親自指揮了這首曲子的首演後9天,作曲家就離開了人世。

樂章結束後,現場觀眾陷入沉寂,過了許久掌聲才響起。捷傑耶夫帶領樂團幾次謝幕之後,居然大手一揮,出乎人們意料地加演了《星球大戰》的主題曲,全場觀眾立即調換情緒頻道,從悲傷轉入興奮,場內一片沸騰。畢竟,35年前錄製《星球大戰》主題曲的就是這支樂隊,當然近些的還有《哈利·波特》的主題曲。不過也有觀眾後來表示,在這樣悲傷的曲目之後加演《星球大戰》,雖然明白捷傑耶夫的好意,卻還是覺得有些奇怪。

倫敦交響樂團之後,國家大劇院“古典3+2系列”演出也已過半,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與馬友友領銜的絲綢之路樂團將接連在該系列中亮相。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