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鍵弦雙星”助陣倫敦交響樂團登陸國家大劇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8 13:37:59 | 文章來源: 新浪娛樂

 馬祖耶夫

馬祖耶夫

3月1日、2日,倫敦交響樂團將首次在其首席指揮捷傑耶夫的率領下登陸國家大劇院。除了這一強勁組合之外,南韓天才小提琴家莎拉·張、俄羅斯實力派鋼琴大師丹尼斯·馬祖耶夫組成的“鍵弦雙星”也將前來助陣,為倫敦交響樂團此次北京之旅帶來更多精彩。

莎拉·張獻拿手好戲,昔日天才少女展現“成熟范兒”

7歲以“神童”的身份被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錄取,8歲即與紐約愛樂樂團登臺合作,13歲便摘取《留聲機》雜誌年度藝術家大獎。對於北京音樂愛好者來説,南韓天才小提琴家莎拉·張無疑是個閃光又熟悉的名字,這位擁有高超琴技的小提琴家從2000年至今已經多次來京演出。而當年只有20歲的天才少女如今已蛻變的更為成熟,去年12月她剛剛度過了自己30歲的生日。“我百分之九十五的演出都是與樂隊合作協奏曲,在30歲之後我會更加享受演協奏曲的機會”莎拉·張説。

3月1日,她將率先與倫敦交響樂團聯袂演繹自己的拿手好戲,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談到這部作品時,莎拉·張説:“這部作品對於小提琴家來説如同怪物一樣,太過複雜,難以征服。但其實這部作品包含了十分豐富的音樂特質,用各種不同的詮釋方式都可以將其演奏的很美,這也正是這部作品的特別之處和魅力所在。”

2005年莎拉·張曾經和指揮大師西蒙·拉特的柏林愛樂樂團錄製該曲,並獲得了極高的讚譽。她認為肖斯塔科維奇的這部作品可以充分展示一位小提琴家的個性。“這部作品很戲劇化,也很有力量感,包含了十分動人的旋律,也帶有一些憤怒,從音樂角度來説,要想準確的在演奏過程中詮釋出這麼複雜的音樂性並不容易。”她還將這部作品視為小提琴與交響樂團的一次“命運”抗爭:“演奏者要靠手中的一把小提琴與淩厲的銅管、震撼的打擊樂抗衡並做到不被樂隊的聲響淹沒,同時還需要注意各種細節的準確,並且只有在現場演出才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演奏者的內心。”莎拉·張説。

“鋼琴狂人”馬祖耶夫檢驗大劇院鋼琴品質

在3月2日的音樂會中,當今俄羅斯少壯派鋼琴家的代表丹尼斯·馬祖耶夫將獻上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馬祖耶夫是近年來與指揮大師捷傑耶夫最為倚重的青年鋼琴家,可謂十分默契。他除了經常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以外,還和“俄羅斯音樂沙皇”率領的馬林斯基劇院樂團有著密切的合作,去年二者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也曾受到高度讚譽。

馬祖耶夫早在1998年便獲得第11屆柴科夫夫斯基音樂大賽金獎,此後步入國際舞臺,素以火熱的激情和剛猛淩厲的琴風著稱,甚至經常將琴弦彈斷。在採訪中馬祖耶夫説:“幾年前有一次我在巴黎演出,演奏過程中鋼琴突然垮了,事後發現事故的原因是因為琴腳的螺絲沒有擰緊,不過我相信也有我的一些原因,因為鋼琴垮塌的時候我正好彈到作品最激烈的一段。”難怪馬祖耶夫被戲稱為“一位將鋼琴彈塌的演奏家”。

而這樣的情況已不止一次在這位“重量級”鋼琴家身上出現。早在1999年10月馬祖耶夫首次來京演出時,他就曾在北京音樂廳舉行的一場音樂會中將琴弦彈裂。馬祖耶夫解釋説:“曾經有人認為我的演奏風格是粗暴的,不過我覺得這是在現場情感正常的波動,有時會因為作品而突然爆發,因而顯得我的演奏特別有激情。” 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近年來在北京舞臺鮮有出現,而它更以令人瞠目的高難技術成為歷來鋼琴演奏的“試金石”。3月2日,馬祖耶夫就將以這部作品來檢驗大劇院的鋼琴是不是夠結實。

來京演出身披殊榮耀,倫敦交響獲頒奧運委任書

就在倫敦交響樂團此次中國之行啟程前,樂團剛剛接受到了一份特殊的榮耀。據英國媒體報道,倫敦奧組委2月23日宣佈倫敦交響樂團將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殘奧會的開、閉幕式進行音樂錄製,並與包括格萊美新科天后阿黛勒在內的多位明星一同參與其中。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表示:“在英國一流交響樂團的助陣下,相信倫敦奧運的開閉幕式將能夠提升英國的主流文化和創意産業,並將使其在世界上傳播更廣。”

倫敦交響樂團作為英國乃至歐洲最優秀的交響樂團曾經三次訪問北京,但在首席指揮率領下登上中國舞臺尚屬首次,京城樂迷苦等八年之久,此番終於得償所願。2007年樂團迎來被中國觀眾所熟悉的俄羅斯指揮大師瓦萊裏·捷傑耶夫,在他的領導下倫敦交響樂團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同時開始廣泛涉獵俄羅斯作曲家作品。此次,樂團將在國家大劇院獻上以包括肖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和柴科夫斯基在內的多部俄羅斯作品。另外,英國作曲家布裏頓的《4首大海間奏曲》也將成為音樂會的一大亮點。這部作品可謂是樂團的“看家之作”,04年樂團就曾在北京演出過這部作品,此番再度帶來也將展示其在英國本土音樂方面的權威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