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中國兒藝《伊索寓言》建組 籌“經典童話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22 14:17:58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中國兒藝《伊索寓言》建組 籌“經典童話年”

11月2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賀歲作品《伊索寓言》在劇院四樓會議室建組,劇院領導和主創參加建組會,該劇取材於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農夫和蛇、狐狸和烏鴉、龜兔賽跑、烏鴉喝水這些傳承了幾千年的古希臘寓言將穿插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于2011年12月31日開始每週六日上午十點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開演。這同時也標誌著中國兒藝“2012世界經典童話年”進入倒計時。

2012年,中國兒藝將推出3至4部改編自世界經典文學作品的兒童劇,全部由劇院自主編劇,目前,劇本已經全部創作完成。這是繼2010和2011年“優秀劇目輪換上演制”施行之後中國兒藝的又一新舉措,旨在汲取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兒童文學精髓,擴大兒童戲劇創作的視野和範圍,推廣優秀的世界文化。“世界經典童話年”之後,中國兒藝還將推出“中國經典童話年”。

中國兒藝首次取材“伊索寓言” 開啟“世界經典童話年”

《伊索寓言》作為“世界經典童話年”的首部作品,取材于“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伊索是古希臘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13世紀發現的一部《伊索傳》的抄本中,他被描繪成一個醜陋不堪,但是智慧無窮的寓言大師。

《伊索寓言》被認為是除《聖經》之外,世界上擁有讀者第二多的一本書,它是古希臘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價值並不亞於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和悲劇。《伊索寓言》大部分是擬人化的動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為主人公。通過生動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類生活狀態,或隱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類的種種秉性和品行,多維的凸顯了古希臘民族本真的性格。往往簡潔客觀地敘述一個故事,最後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

《伊索寓言》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醜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後世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為寓言創作奠定了基礎,並影響到現代文學的發展。直到現在,人們對狐狸、狼、烏龜、兔子等動物的印象,仍然受到伊索寓言的影響。

《伊索寓言》流傳了幾千年,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版本,電影、電視、動畫等也都對其中的故事有所改編,但中國兒藝是第一次從中取材。

鐘浩導演回歸小劇場五位演員演繹眾多角色

以《小蝌蚪找媽媽》、《絕對小孩》等兒童劇為觀眾所熟悉的中國兒藝導演是假日經典小劇場的“開山導演”,他執導的《小蝌蚪找媽媽》是假日經典小劇場的首部作品,並獲得了觀眾的極大認可,事隔五年之後,鐘浩導演重歸小劇場,著手執導《伊索寓言》。在昨日的建組會上,他用“幸福而忐忑”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説:“我的很多朋友都説中國兒藝的戲很有意義,意義在哪,我想就在於選題,在於劇院對於價值觀的追尋。《伊索寓言》就好在選擇了‘伊索’這樣一個題目。‘伊索’作為一個奴隸,他創作的寓言對後世影響如此之深,讓我也重新開始思考文學的魅力。”不過,有了這麼好的題材,鐘導坦言自己也有壓力,面對這樣一個經典的作品,一定要有經典的呈現,“不然對不起傳世之作”,他説。

《伊索寓言》由中國兒藝年輕有為的青年編劇杜薇編寫,劇中有農夫、説故事的人、孩子、烏龜、烏鴉、兔子、蛇、狐狸、狼等眾多角色,經導演與編劇的幾輪商議,決定只用五個演員來扮演這眾多角色。中國兒藝院長周予援昨日在建組會上高度評價這種多變性,並對創作團隊提出了期望,他説:“演員的可變性是非常可貴的,我們要在創作中強化演員的多變性和可變性,一個演員可以在舞臺上表演多個角色多麼過癮,你們不演我都想演!”

周予援院長提希望 “要創作孩子看得懂的戲”

“兒童市場是需要培育的,如果這次演出孩子沒看懂,下次可能很難再走進劇場”,周予援院長在建組會上對創作寄予希望時説。周院長以“靈魂的工程師”來形容中國兒童戲劇的創作者,他説,培育靠什麼?靠的就是戲。所以,要讓孩子喜愛、熱愛、最後追捧上兒童劇,就要從作品抓起。

他説:“創作人員首先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善良的和想像力豐富的心,才能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創作作品。兒童劇首先面對的是少年兒童,然後才是家長和專家,要給少年兒童留有充分的想像空間。”

傳達“伊索”哲理創作適宜小劇場的作品

“寓言一定是有哲理性的,如果沒有哲理,它也不會流傳到今天”,周予援院長因此要求創作人員要深刻地去挖掘作品,只有創作者們首先領會其中的哲理,才能將它們傳達給觀眾。周院長同時鼓勵演員要學會“尋找加油站”,除了學校學到的表演知識,還要從各種舞臺表演作品中學習表演,他説:“對於小劇場來説,演員的一個眼神都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精益求精。”

此次《伊索寓言》啟用了劇院的舞美設計新秀馮磊,他設計的《絕對小孩》布景得到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根據小劇場觀演距離近的特點,周予援院長在舞美設計上也提出了要求,他要求舞美上要留有演員表演的空間和觀眾想像的空間,用更多的軟景代替硬景,這也為以後的巡演打下基礎。

該劇造型由為眾多兒童劇擔綱過造型設計的文戈擔綱。作曲則由曾經先後在崔健、臧天朔、常寬樂隊擔任貝司手的著名音樂製作人劉君利擔綱,自從1983年加入中國兒藝以來,這是他第一次為中國兒藝的戲劇作品擔綱作曲,而按照建組會上的計劃,此次演出將有兩個樂手現場進行伴奏。

中國兒藝今年攜《小吉普·變變變》走進寶島台灣,真正實現了幾代兒藝人的夢想,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此後又攜《十二生肖》走進墨西哥,得到墨西哥小朋友的熱情歡迎,其他國家也因此向中國兒藝拋出了橄欖枝。中國兒藝院長周予援説:“這才是一個國家兒童藝術劇院要去做的。”《伊索寓言》將於11月15日開排。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