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德國小號大師馬蒂亞斯 中山音樂堂吹響小號傳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05 16:46:12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蒂亞斯—霍夫斯

蒂亞斯—霍夫斯

張薇聰

張薇聰

5月18日,德國頂尖小號演奏家馬蒂亞斯·霍夫斯將攜手著名鋼琴演奏家張薇聰,在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小號傳奇—馬蒂亞斯·霍夫斯獨奏音樂會”。屆時,巴赫《兩首前奏曲》、恩奈斯庫《傳説》、巴斯頓《降D大調第2號小號協奏曲》、塞爾瑪《第2號卡農》、阿爾班《威尼斯狂歡節變奏曲》等經典曲目將犒勞聽眾的耳朵。

馬蒂亞斯·霍夫斯1985年起擔任世界頂尖銅管樂團—德國銅管重奏團首席小號,同時擔任德國漢堡歌劇院首席小號、漢堡音樂學院教授。他在德國銅管樂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重奏還是獨奏都是世界一流水準。這位多才多藝的小號大師,與百年樂器製造商Thein共同工作了25年,合作製造出當今世界頂級小號。作為一名叱吒風雲的小號手,對於小號在西方音樂文化中的地位,馬蒂亞斯做了簡單的評述:“巴洛克時期,小號演奏傢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古典時期轉變了許多;而後在浪漫主義時期又將小號演奏推向了高潮。如今,小號確立了作為獨奏樂器的演奏形式,但是小號原創曲目極度缺乏,我們需要尋找更多的針對小號創作的作品。”

小號的歷史非常悠久,其真正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時期,但長久以來,專門針對小號創作的作品並不多,此次演出的曲目大多也都是改編曲,對於此事馬蒂亞斯表示:“近30年來,小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小號的演奏方式也有了巨大改變,長笛、雙簧管以及小提琴的一些曲目都很適合小號吹奏,而我本人在學生時期便開始嘗試為小號或銅管樂器編曲,如今,小號更多的出現在爵士樂中,這是一種新的風格嘗試。”

除了小號,馬蒂亞斯更多選擇陪家人在一起,妻子是一名長笛演奏家,19歲的大女兒露莎學習小提琴,14歲的兒子迪爾曼追隨父親腳步專攻小號,父子同臺已經舉辦了首場音樂會。對於銅管的普及教育,馬蒂亞斯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銅管樂學習在德國學校非常流行,我認為,孩子越早接觸樂器越好,尤其是銅管樂器,這樣可以更早的學習如何控制氣息來駕馭樂器。”而對於此次來訪中國,馬蒂亞斯表示:“普切尼的《圖蘭朵》歌劇是我所了解的有限的中國主題音樂作品之一,儘管中國文化在德國還並不是很普及,但是我很嚮往中國的文化,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中國菜、中醫在德國越來越受到歡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