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北京青年報:大劇院版《茶花女》花好葉待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5 10:25:47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威爾第歌劇《茶花女》第一幕維奧列塔的咏嘆調是女高音歌唱家的“試金石”,昨晚在國家大劇院,國際著名歌唱家茵娃·穆拉用她那清澈伶俐的歌喉把這段咏嘆調演唱得十分精彩,這也是她第二次在北京展現這段咏嘆調的魅力,也是她第一次加盟國家大劇院版本歌劇《茶花女》的演出。

對於茵娃·穆拉再次亮相北京,許多觀眾充滿了期待,而穆拉也不負眾望,利用她嫺熟的聲樂技巧,將維奧列塔的情感變化演繹得跌宕起伏,每一個能夠發揮她演唱優勢的地方都演唱得十分到位,這也是與她演出過眾多版本的《茶花女》不無關係。畢竟,她已經在米蘭斯卡拉劇院、法國巴黎歌劇院、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等著名劇院演出過眾多場次《茶花女》。昨晚讓觀眾驚喜的是老亞芒的扮演者——西班牙男中音歌唱家胡安·彭斯,他也是國際最出名的威爾第歌劇男中音角色的權威詮釋者。與一般抒情男中音的演唱不同,彭斯的演唱帶有很重的喜劇色彩,但他能夠抓住父親這個人物的特點,用他嗓音的特色加以詮釋,聽起來也別具風味。

在昨晚的演出中,年輕歌唱家萊昂納多·凱米的表現則多少有些令人失望,他的歌聲不僅缺少特色,而且對於表現人物缺少方式方法。據了解,選擇他來演出阿爾弗萊德是因為之前選擇的兩位男高音歌唱家都沒有檔期,凱米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但這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卻顯現了主辦者在劇目安排聯繫演員中的一些缺陷,國際上優秀的歌唱家簽約週期一般在兩年前,因此如果想選到好的歌唱家,劇院的劇目安排和演員選擇也應該提前兩年做完。

昨天的演出中,觀眾最不滿意的是樂隊的演奏,尤其是與歌唱演員的合作上,不能烘托或幫助歌唱演員推動戲劇氛圍,有些段落更出現樂隊演奏的節奏與演員的演唱脫節,而指揮在把握歌劇的戲劇氛圍營造上也還有些欠缺,樂隊的音色也顯得較為幹澀。歌劇的演出不僅要看歌唱家的發揮,在樂隊節奏與色彩出現問題時,歌唱家的演唱再優秀也不能完美地演繹整部戲劇。歌劇是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哪一個環節有問題都會對整體造成麻煩。

國家大劇院製作的《茶花女》導演和舞臺布景的新奇,給北京觀眾帶來了新的想像,而作為常態演出,藝術品質怎樣保持高水準,是我們未來面臨的考驗,一位觀眾認為:“歌劇經常演出且保持高水準,是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這是對劇院能力的一種檢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