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大劇院歌劇《茶花女》 舞美奇觀製造視覺饕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4 18:16:45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2月13日晚,國家大劇院歌劇院裏座無虛席,去年在大劇院歌劇節大獲好評的歌劇《茶花女》再度歸來,正式拉開第二輪上演的帷幕。這部被譽為“中國本土製作的高水準歌劇”,《茶花女》展示了世界頂級的歌唱陣容和舞臺藝術呈現,在2月這個祝福愛情的時節裏裏,《茶花女》為京城的觀眾帶來愉悅視聽的高雅享受。

太虛幻“鏡”製造舞美奇觀

首輪演出中,舞臺上那幅264平米的巨幅鏡面緩緩升起的視覺奇觀,被媒體譽為“太虛幻‘鏡’”,這個獨具匠心的舞美設計既承擔了移步換景的功能,又通過半透明的反射,將舞臺地面上的畫面射向觀眾席,在戲將近尾聲時將觀眾的影像也納入舞臺,製造出樂團、演出、觀眾席奇妙地融為一體的身臨其境的感覺。甚至在同年歌壇天后王菲的演唱會上也借用了類似的手法營造如夢如幻的唯美效果。得益於首輪演出後的好評,第二輪演出開始一週前,首演票就基本告罄。

此番《茶花女》再度亮相大劇院,舞美奇觀依然吸引了不少觀眾。經歷首輪演出的團隊磨合,二輪演出效果日臻完美。據大劇院舞臺技術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二輪演出做到了鏡子的升降角度和時機分毫不差、舞臺地面畫布的切換分毫不差、燈光的變換時機和光量分毫不差,力圖為觀眾奉上如夢境般絢麗多彩的視覺饕餮。

中外歌唱家“混搭”亮相

2月13日的演出裏,中國組藝術家張立萍、丁毅和廖昌永發揮出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尤其是張立萍堪比“世界波”般的的極限高音、流暢的旋律和楚楚動人的表演,令小仲馬小説中的茶花姑娘栩栩如生。從第一幕裏熱情似火的交際花到第二幕裏苦苦支撐的可憐人,張立萍的嗓音隨之切換,塑造了同一個人物截然不同的前後狀態,最值得欽佩的是她具有激發舞臺上情緒的能力,和她唱對手戲的阿爾弗雷德和喬治阿芒都受她感染,更加“入戲”。第三幕的咏嘆調《別了,美麗的回憶》是全場最感人至深的片段,舞臺上微弱燈光的照射下,張立萍幾乎都用高難度的“半聲”完成了含蓄而傷感的咏嘆調。剛剛登上北京春晚舞臺的丁毅也表現不凡,他和張立萍共同詮釋的《飲酒歌》引起觀眾熱烈的掌聲,第三幕裏薇奧列塔自知不久於人世,年輕的阿爾弗雷德也明白了愛情的崇高,這時他們的二重唱《告別巴黎》情緒也十分到位,情濃處全場鴉雀無聲。而另一位觀眾熟悉的歌唱家廖昌永在第二幕裏生動詮釋了阿爾弗雷德的父親老阿芒內心的不安和痛楚,一曲《在普羅旺斯地方》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歡呼。

中國組藝術家在首演中的發揮極為出色,張立萍、丁毅、廖昌永三位主要演員實力均衡,讓人們看到了中國藝術家的強勁表現。以往在國人的觀念裏總是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唸經”,但是現在,中國藝術家越來越多在國際嶄露頭角,與眾多國際一線藝術家保持相當水準,不能不讓人欣喜。歌劇藝術人才的實力提升也與國家大劇院自製劇目生産的日益活躍相輔相成,在大劇院自製劇目日益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中國歌劇人才得到越來越多的磨礪與鍛鍊,同時,日臻成熟的藝術家陣容也成為原創自製劇目生産演出的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14日到2月17日的四場演出中,三位來自歐洲三國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的著名歌唱大腕也將依次粉墨登場,或聯袂演出、或與三位中國明星混搭,為北京觀眾獻上最正宗的威爾第《茶花女》。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來自法國的阿爾巴尼亞裔女高音歌唱家茵瓦穆蘭了,她就是經典電影《第五元素》中神秘的外星女高音的配唱。穆蘭演唱《茶花女》已經三十年,對這個角色的把握可謂獨步世界。電影《第五元素》的導演呂克貝松亦從成千上萬的女高音中選中她來為外星女高音進行配音,足以顯示她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男中音歌唱大師胡安 彭斯和中國觀眾熟悉的裏奧努奇齊名,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威爾第男中音歌唱家,而義大利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萊奧納多 凱米深得指揮大師洛林馬澤兒垂青,是義大利青年一輩男高音中的翹楚,扮演熱血方剛的青年阿爾弗萊德極為合適。

陳佐湟“接棒”馬澤爾大師

第二輪演出中,我國著名指揮家陳佐湟“接棒”首演的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在陳佐煌的指揮下,《茶花女》的旋律再次讓現場觀眾沉醉,合唱隊的表現令人讚嘆,全劇合唱部分飽滿、充沛、層次分明。而備受馬澤爾肯定的管弦樂團保持了良好的狀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茶花女》演出,大劇院管弦樂團特別邀請到蘇黎世歌劇院樂隊首席、小提琴演奏家王曉明實力加盟。王曉明以一把産自16世紀的古董小提琴領銜演奏,為樂隊再添亮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