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三天假期,在京的樂迷也許感覺格外幸福——祖克曼與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的余溫還未褪去,另一支德國勁旅班貝格交響樂團又在其首席指揮喬納森
諾特的帶領下,于昨晚(1月3日)首次登上大劇院的舞臺。瓦格納歌劇《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第三幕前奏曲、羅薩羅“馬林巴與弦樂隊協奏曲”、以及“貝七”三首純德奧曲目,再次將北京觀眾徹底征服。
樂團:德奧交響樂“最佳詮釋者”
作為德國眾多樂團中為數不多的國家級交響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溫暖流暢的演奏風格令全世界樂迷為之傾倒。樂團雖然建團只有65年,卻擁有可追溯至18世紀的悠久歷史,馬勒曾是這支樂團的前身——布拉格國家歌劇院樂團的指揮,而莫扎特歌劇《唐
璜》幾個世紀前的首演也是由它呈現的。可以説,在很多老一代中國樂迷心中,班貝格交響樂團已成為與柏林愛樂一樣,德奧交響樂“最佳詮釋者”的代名詞。樂團上世紀80年代約胡姆指揮的錄音更被國內樂迷奉為珍寶。此次攜團前來的,則是世界樂壇風頭正勁的新銳指揮家——樂團首席指揮喬納森
諾特。入駐班貝格交響樂團的十年間,他已經和樂團共同創造了超過450場的演出記錄,並以各個時期作曲家音樂的系列專輯,贏得了包括“MIDEM古典唱片大獎”、《留聲機》雜誌“編輯首選獎”在內的眾多世界樂壇的權威獎項。
曲目:京城樂迷迎來純德奧大餐
當晚音樂會的曲目安排顯然經過了一番精心的策劃,立足德奧,貫穿古今。歌劇《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第三幕前奏曲和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皆是德奧音樂傳統的傳世佳作,著名打擊樂大師李飚與樂團合作的羅薩羅“馬林巴與弦樂隊協奏曲”則令音樂會在展現樂團“傳統”的同時,增添了無限的新意。現場聽眾們也從這兩種相距百餘年的、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中聽到了西方古典音樂的精髓,並在每首樂曲之後都報以熱烈的掌聲。“貝七”可以説是全場最大的亮點,在貝多芬所有沒有副標題的交響曲當中,這部作品是最受人歡迎的,被稱作“舞蹈的頌讚”。其中的第四樂章被認為是貝多芬所寫出的最著名的慢版樂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樂章。在此作品中,德奧音樂的精髓被發揮到了極致,翹首以待的樂迷這一回可以説終於聽到了最原汁原味的“貝多芬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