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大劇院版《胡桃夾子》 場團合作打造品牌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6 16:56:27 | 文章來源: 解放網-解放日報

大劇院版《胡桃夾子》 場團合作打造品牌劇

這個耶誕節的舞劇舞臺上,首部“上海大劇院版”的世界精品舞劇《胡桃夾子》將橫空出世。記者近日走訪上芭發現,這一由劇院和演出團體聯手鑄造的品牌性戲目,正在聯手策劃、創作、排演和展開市場行銷的步伐中,呼之欲出。

多年來,各種版本的世界經典舞劇不斷蒞臨上海大劇院,尤其到了聖誕、元旦,舞臺上幾乎清一色“洋天鵝”“洋胡桃夾子”唸經,論“成色”並不個個都是精品,個別有想法的本土院團單打獨鬥搞一兩部“賀歲戲”,一來投入資金捉襟見肘,二來缺乏高品質的演出版本,即便偶爾為之地演上幾場,也如流星閃過。今年,風景不再依舊。上海大劇院副藝術總監錢世錦告訴記者,以大劇院的國際品牌效應與本土院團的演出資源聯手的一條思路,正在變成現實。 “我們以‘上海大劇院版’為標識,對上芭排演的西方劇目進行中國氣派的改造、中國元素的滲透,策劃、行銷時又充分對接中國觀眾的審美需求,將有助於在上海舞臺催生影響更大的中國版舞臺精品。 ”

《胡桃夾子》向來有“聖誕芭蕾”美譽。然而,在2010年聖誕舞臺上打開的這部作品,將不再滿足於重復西方舞臺上華麗壯觀的場面和表演。大劇院和上芭請來了原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德里克·迪恩,他在保持“胡桃夾子和老鼠王”這個經典故事的基礎上,巧妙融入中國元素,比如在第二幕中的“中國舞”中將飛舞起一條中國龍,著名的“雪花舞”也將以中國的雪山為背景。在舞美布景上,義大利布景服裝大師羅伯塔·吉蒂·巴格諾的設計,將顯示奇幻的“魔術”效果。 “通過中國元素的體現,我們著力將該作品打造為別具一格的《胡桃夾子》。 ”大劇院副總經理徐寅説。

徐寅告訴記者,製作 “大劇院版”《胡桃夾子》另一方面的考慮,也是有感於當下引進演出項目良莠不齊,尤其是一些草臺班子充一流的現狀,希望通過劇院與院團的合力,為觀眾在節慶市場尋覓佳作提供品牌標識。據悉,“大劇院版”《胡桃夾子》的首演,將堅持走“現場伴奏”之路,由名棒張國勇率領上歌交響樂團為之伴奏。“作品將在上海大劇院的聖誕演出季首演,今後還將把它推向國內外市場展開巡演。我們希望‘大劇院版’每做一部就成功一部,為上海這座城市積累下豐厚的舞臺文化佳作。 ”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