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名導王曉鷹首次執導舞劇 江南婚俗搬上舞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31 15:14:56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江南的婚俗文化不僅走入了博物館,如今也登上了舞臺。9月16日至18日由導演、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王曉鷹根據江南婚嫁文化改編的舞劇《十里紅粧·女兒夢》,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屆時現場還將模擬盛大的十里紅粧出嫁場面,僅紅粧(嫁粧)器具就多達400件,而這也是王曉鷹首次執導舞劇。

舞劇靈感源自婚俗博物館

去過寧波的觀眾或許聽説過那裏有個“十里紅粧博物館”,舞劇《十里紅粧》便是在此博物館生發出的創作靈感。據悉,《十里紅粧》全劇共由四幕組成,講述的是一個癡情女子的悲劇命運———新娘苦等留洋的準新郎歸來,當有一天她終於盼來了屬於自己的“十里紅粧”,這時才發現美好的事情原來只是黃粱一夢。王曉鷹表示,之所以以悲劇收尾,是因為“稍有一絲憂傷的結尾比大團圓有愈加令人心醉的美麗”。

據導演王曉鷹介紹,當他參觀博物館時,不僅為那些女子婚嫁的物件驚嘆,而且不由自主想到它背後承載的舊時代女人的命運,於是王曉鷹想到用戲劇性的手法展現最有特色的江南民俗風情。

奧運開幕式獨舞演員任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真實再現盛大的“十里紅粧”出嫁場面,該劇邀請歌劇《江姐》的舞美設計戴延年打造了400件紅粧器具作為“配角”。演出方寧波市歌舞團團長鄒建紅介紹,這些紅粧道具都是參照十里紅粧博物館內的藏品製作而成。屆時,演出一開場便有三四十件江南紅粧出現在四層樓高的架子上。

演員方面,該劇的女主角特邀北京2008年奧運開幕式上《絲路》的獨舞者殷碩擔綱。據悉,此前該劇已在浙江、上海以及德國、波蘭不同地區上演71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